帕米尔地区现今大陆深俯冲——地震构造和动力学解释

被引:18
作者
张家声
单新建
李建华
黄雄南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地震; 地震构造; 大陆深俯冲; 转换断层; 反冲断层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 NEIC(UsGS)1975~1999年地震记录的基础上,补充中国新疆地震台网1975年以来的16,339个部分重新定位的有效地震记录,根据该地区地震活动时空分布规律、地壳速度结构和地表变形构造等最新研究成果,对兴都库什-帕米尔-中国西部地震活动的三维几何学及其构造联系作出了新的解释,强调沿恰曼断层的左行走滑作用对帕米尔和兴都库什地震带的制约。沿帕米尔地震带正在发生大陆深俯冲作用,是恰曼断层左行牵引的结果,深俯冲岩板为上宽下窄向恰曼断层收敛的楔形体,俯冲角度上缓(20~30°)下陡(60~70°),转变深度在80~120公里,部分下地壳物质被深俯冲作用带到200公里以下的深度。帕米尔深俯冲带上盘岩石中的多期反冲构造组合和后退俯冲作用历史,解释了该地区地壳缩短加厚和深部岩石折返的机制。与深俯冲作用相关的双地震剪切带和3个地震群的构造联系,提供了大陆深俯冲作用的动力学信息。
引用
收藏
页码:1215 / 122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网脉状微角砾岩的构造意义 [J].
张家声 ;
黄雄南 ;
刘建民 .
科学通报, 2004, (24) :2580-2586
[2]   大别山东麓前寒武纪二长花岗质片麻岩抬升冷却过程的递进变形 [J].
张家声 ;
江来利 ;
许建东 .
地质科学, 2003, (01) :114-127+139
[3]   帕米尔及邻区地壳上地幔P波三维速度结构的研究 [J].
雷建设 ;
周蕙兰 ;
赵大鹏 .
地球物理学报, 2002, (06) :802-811+907
[4]   帕米尔东北侧地壳结构研究 [J].
张先康 ;
赵金仁 ;
张成科 ;
任青芳 ;
聂文英 ;
成双喜 ;
潘素珍 ;
唐周琼 .
地球物理学报, 2002, (05) :665-671
[5]   西昆仑—西南天山地区断裂活动性研究 [J].
李建华 ;
张家声 ;
单新建 .
地质学报, 2002, (03) :347-353+433
[6]   断裂带中的二相变形与地震成因讨论 [J].
张家声 .
地震地质, 1987, (04) :63-70+105
[7]  
Earthquakes in the ductile regime?[J] . B. E. Hobbs,A. Ord,C. Teyssier.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PAGEOPH . 1986 (1)
[8]  
Structural and seismic evidence for intracontinental subductionin the Peter,the First Range Central Asia. Hamburger M W,Sarewitz D R,Pavlis T L,et al.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 1992
[9]  
Orogenesis and deep crustal structure:additional evidence from seismology. Benioff H.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 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