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4日河南大暴雨过程的短时强降水成因分析

被引:32
作者
张宇星 [1 ]
张宁 [2 ]
王超杰 [3 ]
机构
[1] 河南省气象局
[2] 河南省气象台
[3] 中国海洋大学
关键词
强降水; 中尺度对流系统; 列车效应; 地面辐合线; 中尺度锋;
D O I
10.16765/j.cnki.1673-7148.2014.04.006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雷达和区域自动站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7月4 5日河南黄淮大暴雨过程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暴雨过程发生于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北抬的背景下,由两种性质的强降水构成,一种强降水持续时间短但强度大,而另一种持续时间长但强度相对弱。低涡切变是此次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低涡东南象限的低空西南急流不仅为暴雨过程提供了充分的水汽、能量条件,而且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动力辐合条件。冷空气及地面辐合线对强降水的形成起触发作用。午后强降水持续时间短、强度大,主要是由暖切变附近迅速发展的伴有中气旋的强降水对流单体造成的,中气旋活动频繁,最强降水位于"人"字形雨带交叉点处;夜间持续时间长、强度相对弱的强降水由强降水回波"列车效应"造成,中气旋不活跃,但地形对夜间降水有促进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2012年庆阳市一次短时大暴雨的诊断 [J].
路亚奇 ;
王建 ;
焦美龄 .
干旱气象, 2013, 31 (03) :542-549
[2]   贵州2次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 [J].
王红丽 ;
胡祖恒 ;
吉廷艳 .
干旱气象, 2013, (03) :535-541
[3]   河西干旱区短时强降水过程的中尺度分析 [J].
李文莉 ;
王宝鉴 ;
吉惠敏 ;
狄潇泓 .
干旱气象, 2013, (02) :318-326
[4]   重庆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诊断 [J].
陈鹏 ;
刘德 ;
周盈颖 ;
孔祥伟 ;
郑丽君 .
干旱气象, 2013, (02) :333-341
[5]   河北一次暴雨过程中不同时段强降水的成因 [J].
秦宝国 ;
朱刚 .
干旱气象, 2013, 31 (02) :327-332
[6]   2010年7月甘肃东部一次致灾大暴雨诊断 [J].
樊晓春 ;
王若升 ;
李常德 ;
吴颖娟 ;
党冰 .
干旱气象, 2013, (02) :342-347
[7]   石家庄2012年夏季一次暴雨成因及可预报性分析 [J].
孙云 ;
李国翠 ;
常山英 ;
刘伟 ;
房荣 .
干旱气象, 2013, 31 (02) :378-382
[8]   陕西一次远距离台风暴雨天气分析 [J].
郭大梅 ;
方建刚 ;
侯建忠 .
干旱气象, 2013, (01) :138-143
[9]   一次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J].
苏军锋 ;
吕宏 ;
闫惠玲 ;
魏邦宪 ;
杨建安 ;
褚晓菊 .
干旱气象, 2013, (01) :156-162
[10]   2010年盛夏南疆西部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特征 [J].
黄艳 ;
刘涛 ;
张云惠 .
干旱气象, 2012, (04) :615-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