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长垣南部浅层气成因及成藏机制

被引:15
作者
付晓飞
王洪宇
孙源
申家年
机构
[1]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长垣南部; 浅层气; 断裂; 圈闭; 通道; 保存; 石油地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大庆长垣南部浅层气主要为来源于嫩江组一二段的生物气,混入少量的青山口组热成因气和无机成因的CO2.明水组沉积末期为嫩江组一二段大量生排生物气时期,此时断裂活动导致黑帝庙油层背斜和断圈的形成,并诱导生物气垂向运移,"三期复合"使大量生物气向黑帝庙油层运移.活动断层均为"断裂密集带"的边界断层,沿其垂向运移的生物气聚集的部位取决于断层与两盘地层的配置关系,与断层倾向相反的一盘是生物气聚集的主要部位,大庆长垣南部总体为"西缓东陡"的不对称背斜,生物气主要富集在断裂密集带东部边界的圈闭中.黑帝庙油层纵向上分为5套储盖组合,下部3套组合盖层厚度较大,受断层错断的概率较小,是主要的目的层.黑帝庙油层大部分圈闭为"断圈",断层侧向封闭性决定圈闭的潜力,断层侧向封闭所需SGR低限为0.375,利用Allan图解标定断层侧向封闭性并分析圈闭的潜力,与不考虑断层侧向封闭性时圈闭有3种变化:一是断层侧向封闭,面积和幅度没有改变的圈闭(Ⅰ型);二是断层侧向封闭具有分段性,面积和幅度变小的圈闭(Ⅱ型);三是断层侧向不封闭,不存在的圈闭(Ⅲ型).其中Ⅰ和Ⅱ型圈闭是生物气聚集的有利目标.从大庆长垣南部看松辽盆地浅层气成藏关键因素是有沟通气源的断层控制的圈闭的完整性(背斜或断层侧向封闭性较好的断圈)和区域稳定分布的盖层.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大庆长垣南部黑帝庙浅层生物气的断层侧向封闭性 [J].
付晓飞 ;
潘国强 ;
贺向阳 ;
玄昌姬 ;
吕亚娟 .
石油学报, 2009, 30 (05) :678-684
[2]   评价生物气生成量、生成期的碳同位素平衡法及其应用 [J].
卢双舫 ;
徐庆霞 ;
刘绍军 ;
申家年 ;
薛海涛 ;
王民 ;
胡慧婷 .
沉积学报, 2008, (02) :308-313
[3]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生物气盖层封闭机理的特殊性[J]. 李剑,严启团,张英,柳广弟,王晓波.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S2)
[4]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构造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J].
付晓飞 ;
王朋岩 ;
吕延防 ;
付广 ;
杨勉 ;
孟庆芬 .
地质科学, 2007, (02) :209-222
[5]   生物气研究现状与勘探前景 [J].
林春明 ;
李艳丽 ;
漆滨汶 .
古地理学报, 2006, (03) :317-330
[6]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及成盆动力学探讨 [J].
胡望水 ;
吕炳全 ;
张文军 ;
毛治国 ;
冷军 ;
官大勇 .
地质科学, 2005, (01) :16-31
[7]   松辽盆地新生界生物气聚集及成藏条件 [J].
张顺 ;
冯志强 ;
林春明 ;
张海燕 ;
吕茜 ;
王佰常 .
石油学报, 2004, (03) :18-22
[8]   松辽盆地的反转构造作用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J].
侯贵廷 ;
冯大晨 ;
王文明 ;
杨默涵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1) :49-53
[9]   松辽盆地北部反转构造带与油气聚集的关系 [J].
韩守华,余和中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6, (03) :1-5+77
[10]  
油气藏封盖研究[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吕延防等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