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缘何不愿流转土地:行为背后的解读

被引:29
作者
郑阳阳 [1 ]
罗建利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温州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农户; 流转土地; 生产行为; 理性;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19.10.011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土地流转是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前提。当前,在土地增收功能和保障功能不断下降、非农就业越来越普遍的背景下,为什么仍有大量的农户不愿流转土地,而且近几年土地流转呈现"内卷化"。本文尝试从理性视角回答这一问题,首先分析当前农户的农业生产行为,包括生产外包、劳动分工、兼业化和选择"劳动节约型"农作物。其次分析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生活成本的压力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滞后,未来生活面临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农户面临更高层次的生存理性。作为理性"经济人",农户基于"成本—收益"考虑把农业生产不同环节外包,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作为"社会人",农户以家庭效用最大化作为决策依据,文化、情感等因素是其兼业化和劳动分工的重要因素。最后从动态视角看,代际传递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会影响土地流转的进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1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40年演变与未来走向 [J].
叶兴庆 .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8, 30 (06) :3-10
[2]   我国农地流转“内卷化”陷阱及其出路 [J].
匡远配 ;
陆钰凤 .
农业经济问题, 2018, (09) :33-43
[3]   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40年演变与未来走向 [J].
叶兴庆 .
农业经济问题, 2018, (06) :8-17
[4]   小农户:属性、类型、经营状态及其与现代农业衔接 [J].
郭庆海 .
农业经济问题, 2018, (06) :25-37
[5]   中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非粮化”抑或“趋粮化” [J].
罗必良 ;
仇童伟 .
社会科学战线, 2018, (02) :39-51+2
[6]   半工半耕与中国渐进城镇化模式 [J].
夏柱智 ;
贺雪峰 .
中国社会科学, 2017, (12) :117-137+207
[8]   “路径依赖”理论新解 [J].
时晓虹 ;
耿刚德 ;
李怀 .
经济学家, 2014, (06) :53-64
[9]   非农就业、社会保障与农户土地转出——基于30镇49村476个农民的实证分析 [J].
赵光 ;
李放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10) :1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