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的空间动力机制与效应——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2869个县域单元数据

被引:11
作者
赵果庆
吴雪萍
机构
[1] 云南财经大学数量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县域单元; 城镇化; 空间动力机制; 空间计量;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城镇化是一个空间现象。如何揭示与测度城镇化的空间动力机制,是经济地理学的一大难题。本文利用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2869个区县域单元(县,区,市)城镇化率数据,通过构造空间动态计量模型揭示我国城镇化的空间动力机制。结果显示,以城市人口、人口迁入、工业化、地理位置为控制变量,我国城镇化具有稳健的二阶空间滞后动力机制。这表明,城镇化形成空间动力系统,一个县域单元的城镇化受周边两县域单元城镇化的促进。在城镇化空间动力效应作用下,我国已形成北部与东南部两个高城镇化区域,大西南区域的城镇化水平仍较低。因此,我国要加大力度促进"南方丝绸之路"城市群建设,重塑城镇化经济地理,促进城镇化的区域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21]   生产要素市场化与江苏城市化动力机制演变 [J].
吴莉娅 .
地理科学, 2006, (05) :5529-5535
[22]   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动力机制 [J].
陈波翀 ;
郝寿义 ;
杨兴宪 .
地理学报, 2004, (06) :1068-1075
[2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 [J].
顾朝林 .
人文地理, 2004, (02) :1-5
[24]   广东城市化的动力特征与发展方向探讨 [J].
陈德宁 ;
沈玉芳 .
经济地理, 2004, (01) :76-80+90
[25]   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道路及城市化理论研究述评 [J].
赵新平 ;
周一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2) :132-138
[26]   改革开放20年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 [J].
周一星 ;
曹广忠 .
城市规划, 1999, (12) :8-13+60
[27]   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 [J].
崔功豪 ;
马润潮 .
地理学报, 1999, (02) :12-21
[28]   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 [J].
宁越敏 .
地理学报, 1998, (05) :88-95
[29]   中国城市化发展动力及发展战略研究 [J].
蔡建明 .
地理科学进展, 1997, (02) :11-16
[30]   外资 :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新动力——珠江三角洲个案研究 [J].
薛凤旋 ;
杨春 .
地理学报, 1997, (03)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