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3 条
铁岭组钾质斑脱岩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90
作者:
苏文博
[1
]
李怀坤
[2
]
HUFF W D
[3
]
ETTENSOHN F R
[4
]
张世红
[1
]
周红英
[2
]
万渝生
[5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3] Department of Geology,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4] Department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University of Kentucky
[5] 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钾质斑脱岩;
铁岭组;
华北克拉通;
盖层纪;
中元古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最近在冀北-辽西以碳酸盐岩为主的铁岭组内发现了钾质斑脱岩,并获得其锆石SHRIMP U-Pb年龄——(1437±21)Ma,这一进展将铁岭组的时代确定为中元古代早期盖层纪(Calymmian Period)末期.与此同时,还在同一剖面获得了铁岭组的上覆地层——下马岭组碳硅质页岩里钾质斑脱岩锆石SHRIMPU-Pb年龄——(1372±18)Ma,这与稍早前在北京西北及其附近地区所获得的定年结果(~1380Ma)是一致的.这在肯定了该地区下马岭组应归入中元古代中期延展纪(Ectasian Period)早期的同时,也表明以蓟县剖面为代表的燕山东部地区铁岭组-下马岭组等相关序列,可与北京西山及燕山西部进行良好对比.换言之,华北北部从高于庄组到铁岭组的巨厚碳酸盐岩序列都应视为中元古界盖层系沉积,而铁岭组与下马岭组之间的不整合面可作为中元古界盖层系与延展系之间的物理性分界标志;早先以该不整合面命名的"芹峪上升"(或"芹峪运动")应属于一个时限短暂的中元古代早期的区域抬升,不能再视为华北克拉通对新元古代罗迪尼亚超大陆聚合事件(~1.0Ga)的响应.
引用
收藏
页码:2197 / 2206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