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9 条
华南五峰组—龙马溪组与华北下马岭组的钾质斑脱岩及黑色岩系——两个地史转折期板块构造运动的沉积响应
被引:82
作者:
苏文博
[1
]
李志明
[2
]
史晓颖
[1
]
周洪瑞
[1
]
黄思骥
[2
]
刘晓茗
[3
]
陈晓雨
[4
]
张继恩
[4
]
杨红梅
[1
]
贾柳静
[1
]
WDHUFF
[5
]
FRETTENSOHN
[6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3] 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
[4]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5]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地质学系
[6] 美国肯塔基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系
来源:
关键词:
钾质斑脱岩;
黑/暗色岩系;
板块汇聚;
早古生代;
新元古代;
华南和华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华南奥陶—志留纪之交的五峰组—龙马溪组及华北新元古界下马岭组发现的钾质斑脱岩,都产自类似的黑色硅质-碳质页岩/板岩岩系。这两套黑色岩系与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岩性组成以及垂向序列所揭示的地质过程,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都符合Ettensohn总结的黑色页岩与板块构造运动之间的成因关系模式。岩石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两组不同时代的钾质斑脱岩具有相似的源岩岩浆背景,为中酸性的粗安岩-英安岩-流纹岩系列,源于同碰撞岛弧(synCOL-VA)背景的火山喷发活动,与板块边缘的俯冲碰撞密切相关。由于华南五峰组—龙马溪组内斑脱岩及黑色页岩沉积的形成与此间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的汇聚相关,华北下马岭组的黑色岩系与钾质斑脱岩的形成可能也和华北地块与相邻地块的碰撞相关。推测后者很可能为Rodinia超大陆或Pangea850Ma汇聚时的沉积-地层学响应。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95
页数:1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