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达地区城乡建设用地转型时空演变特征——以江苏通州为例

被引:13
作者
陈昌玲 [1 ,2 ]
张全景 [2 ]
诸培新 [1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城乡建设用地; 时空特征; 江苏通州;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18.03.06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以遥感影像分类解译数据为基础,借助GIS软件平台,综合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核密度估计法、城乡建设用地隐性转型指数评价等方法,从城乡建设用地的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变化两方面分析了2001~2014年江苏通州城乡建设用地转型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2001~2014年通州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不断增加,以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加为主,城镇用地增加相对较少,采矿用地持续减少;城乡建设用地增速提升较快,城镇用地增速超过农村居民点用地。(2)88.37%的城乡建设用地新增来源是耕地,但建设占用耕地逐渐减缓;93.32%的城乡建设用地转出缘于农村居民点用地复垦,且多转移为耕地。(3)城乡建设用地各密度区呈分散零星集聚分布,聚集程度进一步加强;分布密度呈现"中密周疏"的空间特征且差异显著,分布的密集程度向东、南部扩展。(4)城乡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整体呈递增态势,年均利用效率不断增长,但增速减缓;城乡建设用地经济、社会和环境功能均不断增强,经济功能增速明显加快,社会功能增速明显下降,环境功能增速持续上升,但社会功能和环境功能一直明显低于经济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537 / 54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转型期中国城市用地结构动态演变及其机理——基于长三角51个样本城市的实证研究 [J].
高金龙 ;
陈雯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 (04) :540-551
[2]   论乡村重构 [J].
龙花楼 ;
屠爽爽 .
地理学报, 2017, 72 (04) :563-576
[3]   基于开发利用与产出视角的区域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综合研究——以黄淮海地区为例 [J].
曲艺 ;
龙花楼 .
地理研究, 2017, 36 (01) :61-73
[4]   城市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以中国289个地级以上城市为例 [J].
曲艺 ;
龙花楼 .
经济地理, 2016, 36 (10) :1-8
[5]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J].
刘超 ;
许月卿 ;
孙丕苓 ;
刘佳 .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 (09) :1087-1099
[6]   新时期中国城乡发展的主要问题与转型对策 [J].
刘彦随 ;
严镔 ;
王艳飞 .
经济地理, 2016, 36 (07) :1-8
[7]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京津冀地区耕地破碎化分析 [J].
李鹏山 ;
吕雅慧 ;
张超 ;
郧文聚 ;
杨建宇 ;
朱德海 .
农业机械学报, 2016, 47 (05) :281-287
[8]   三峡库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以库区重要区万州为例 [J].
闵婕 ;
杨庆媛 ;
唐璇 .
经济地理, 2016, 36 (02) :149-158
[9]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演化的时空格局 [J].
杜国明 ;
孙晓兵 ;
王介勇 .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 (02) :232-244
[10]   城市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功能定量识别与分析 [J].
李广东 ;
方创琳 .
地理学报, 2016, 71 (01) :4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