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跌停机制的绩效:上海股市的经验分析

被引:12
作者
胡朝霞
机构
[1]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涨跌停限制; 波动率溢出; 延迟价格发现; 交易干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一直以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证券市场实施涨跌停机制的效果存在争议。本文以改进了的Kim和Rhee(1997)的研究方法为基础,结合上海股市的个股价格资料,从波动率溢出假设、延迟价格发现假设和交易干涉假设三个方面对上海股市涨跌停机制的绩效进行实证考察。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的涨跌停机制是缺乏效率的。文章的最后提出了放宽价格限制幅度和采取不对称的涨跌停机制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涨跌幅限制对证券市场影响的实验经济学研究 [J].
杨晓兰 .
南方经济, 2006, (10) :5-16
[2]   涨跌停板制度对沪深股市不同期限股指收益率波动性的影响 [J].
靳庭良 ;
喻东 .
统计与决策, 2005, (08) :76-79
[3]   价格涨跌幅限制起到了助涨助跌作用吗? [J].
吴林祥 ;
徐龙炳 ;
王新屏 .
经济研究, 2003, (10) :59-65+93
[4]   涨跌停板制度对ST股票收益波动的影响 [J].
沈根祥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 (05) :135-139
[5]   中国股市涨跌停绩效的经验分析及政策建议 [J].
陈平 ;
龙华 .
世界经济, 2003, (02) :56-65+79
[6]   涨跌停板对股市波动的影响 [J].
吕继宏 ;
赵振全 ;
不详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00, (05) :15-19
[7]  
Price volatility, international market link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regulatory policies[J] . Richard Roll.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 . 1989 (2)
[8]  
Volatility, price resolution,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price limits[J] . Christopher K. Ma,Ramesh P. Rao,R. Stephen Sears.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 . 198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