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德-安仁NW向断裂左旋走滑与安仁“y”字型构造

被引:38
作者
柏道远
熊延望
王先辉
马铁球
机构
[1] 湖南地质调查研究院
关键词
常德-安仁NW向断裂; 左旋走滑; “y”字型构造; 安仁; 湖南;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5.04.002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五峰仙-铁丝塘断裂属NW向常德-安仁断裂的南东段,为基底隐伏断裂。在安仁县城以西,于断裂北侧发育NNW向印支期褶皱;安仁县城以东,于断裂南、北两侧均发育NNE向褶皱,从而组成“y”字型不协调构造。研究认为,“y”字型构造形成机制为:五峰仙-铁丝塘断裂在印支运动中具基底左旋走滑性质,走滑所派生的近东西向挤压应力场,及走滑所产生的牵引作用,使安仁以西NNE向构造线产生逆时针旋转,从而形成NNW向褶皱。安仁以东由于紧邻NNE向茶陵-郴州主俯冲汇聚断裂,NW向断裂走滑量相对较小,派生应力与牵引效应小,而区域NWW向挤压应力大,从而于断裂两侧均形成与区域构造线一致的NNE向褶皱。NW向断裂的左旋走滑使断裂北东面成为隆起区,而断裂南东面则成为拗陷区。对区域构造发展背景分析后认为,印支期可能为湘东NW向断裂中生代活动最强烈的时期,多条NW向断裂的左旋走滑,可能与雪峰山弧形构造和祁阳“山”字型构造的形成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1]  
湖南省岩石地层.[M].湖南省地质矿产局编著;张纯臣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12]   湘南“大义山式构造”的厘定及地质意义 [J].
彭和求 ;
伍光英 .
湖南地质, 2000, (02) :87-89
[13]   湘赣边区NNE向走滑造山带构造发展样式 [J].
傅昭仁 ;
李紫金 ;
郑大瑜 .
地学前缘, 1999, (04) :263-272
[14]   走滑变形过程中的流体包裹体研究——以湘东地区为例 [J].
李建威 ;
李先福 ;
李紫金 ;
傅昭仁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9, (03) :240-247
[15]   湘赣边鹿井矿田与走滑断层有关的铀矿化作用 [J].
李先福 ;
李建威 ;
傅昭仁 .
地球科学, 1999, (05) :476-479
[16]   湖南深部构造 [J].
饶家荣 ;
王纪恒 ;
曹一中 .
湖南地质, 1993, (S1) :2-3+1
[17]   武夷山中段加里东早期交代改造型花岗岩类的特点及形成的碰撞造山环境 [J].
黄标 ;
徐克勤 ;
孙明志 ;
刘刚 .
岩石学报, 1993, (04) :388-400
[18]   湘南地区小岩体与成矿关系及隐伏矿床预测 [J].
庄锦良 ;
刘钟伟 ;
谭必祥 ;
江鹏程 ;
贺安生 .
湖南地质, 1988, (S1) :2+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