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中游龙山文化晚期特大洪水水文学研究

被引:56
作者
李瑜琴 [1 ]
黄春长 [1 ]
查小春 [1 ,2 ]
庞奖励 [1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泾河; 古洪水; 平流沉积物; 水文学; 龙山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122 [洪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泾河流域广泛深入的考察,在泾河中游彬县至永寿基岩峡谷河段发现典型的全新世古洪水平流沉积剖面,进行了古洪水沉积学和水文学研究。对于采集的全新世地层剖面序列样品,进行粒度成分、磁化率、烧失量、CaCO3含量等分析,从沉积学角度证明了研究剖面所夹洪水沉积物具有平流沉积特征,为典型的洪水平流沉积物。根据地层学对比和剖面自身龙山文化晚期陶片、烧土等文化遗物分析,确定泾河在4200~4000 a BP发生了特大洪水事件,并利用沉积学和水文学原理恢复其水位,计算出古洪水洪峰流量为19490~22040m3/s。同时,通过恢复现代大洪水、洪峰流量与流域面积关系对这种方法和古洪水洪峰流量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不仅延长泾河洪水水文数据序列到万年尺度,而且为沿泾河的水利水电和交通工程建设及沿岸地区城镇的防洪减灾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541 / 55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重庆中坝遗址剖面磁化率异常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J].
史威 ;
朱诚 ;
徐伟峰 ;
关勇 ;
孙智彬 .
地理学报, 2007, (03) :257-267
[2]   关中西部漆水河全新世特大洪水与环境演变 [J].
查小春 ;
黄春长 ;
庞奖励 .
地理学报, 2007, (03) :291-300
[3]   古洪水事件的判别标志 [J].
袁胜元 ;
赵新军 ;
李长安 .
地质科技情报, 2006, (04) :55-58
[4]   夏朝前夕洪水发生的可能性及大禹治水真相 [J].
吴文祥 ;
葛全胜 .
第四纪研究, 2005, (06) :79-87
[5]   黄河上游全新世特大洪水及其沉积特征 [J].
杨晓燕 ;
夏正楷 ;
崔之久 .
第四纪研究, 2005, (01) :80-85
[6]   川江中坝遗址5000年来洪水事件研究 [J].
张强 ;
杨达源 ;
施雅风 ;
葛兆帅 ;
姜彤 .
地理科学, 2004, (06) :715-720
[7]   泾河流域暴雨洪水特性 [J].
郑自宽 .
水文, 2003, (05) :57-60
[8]   4000aB.P.前后降温事件与中华文明的诞生 [J].
吴文祥 ;
刘东生 .
第四纪研究, 2001, (05) :443-451
[9]   古洪水平流沉积粒度特征 [J].
谢悦波 ;
王文辉 ;
王平 .
水文, 2000, (04) :18-20
[10]   古洪水行洪断面面积的估算 [J].
谢悦波 ;
张素亭 ;
毕东生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5) :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