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纳木错站地表反照率观测与MODIS资料的对比分析

被引:24
作者
余予 [1 ,2 ]
陈洪滨 [1 ]
夏祥鳌 [1 ]
许潇锋 [3 ]
宣越健 [1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4]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6] 不详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纳木错; 地表反照率; 地面观测; MODI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12.14 [日照、日射观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中国科学院纳木错多圈层相互作用综合观测研究站内太阳光度计观测的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和整层气柱水汽总量,作为大气辐射传输模式的输入参数,模拟计算了2007年5月—2008年8月无雪期晴空条件下,正午时段该站的太阳总辐射和散射辐射,得到两者的比例S。基于MODIS发布的MCD43B3产品中的短波段黑空和白空反照率以及比例S,计算得到实际大气条件下地表反照率的卫星反演值,进而与地面观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者没有显著差别,可以满足气候模式对地表反照率绝对偏差为0.02的精度要求,且均方根偏差约为0.0156,最大偏差为0.046。雨季纳木错站的土壤含水量增加,使得该站晴空时观测的5 min平均地表反照率呈线性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260 / 26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青藏高原的热力和动力作用对亚洲季风区环流的影响 [J].
王同美 ;
吴国雄 ;
万日金 .
高原气象, 2008, (01) :1-9
[2]   晴空大气太阳短波辐射观测与模式比较 [J].
余予 ;
夏祥鳌 ;
陈洪滨 ;
王振会 ;
王普才 ;
李占清 .
太阳能学报, 2007, (03) :233-240
[3]   青藏高原近25年来河流、湖泊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 [J].
朱大岗 ;
孟宪刚 ;
郑达兴 ;
乔子江 ;
邵兆刚 ;
杨朝斌 ;
韩建恩 ;
余佳 ;
孟庆伟 ;
吕荣平 .
地质通报, 2007, (01) :22-30
[4]   青藏高原大气总水汽量的反演研究 [J].
梁宏 ;
刘晶淼 ;
章建成 ;
毕研盟 ;
王开存 .
高原气象, 2006, (06) :1055-1063
[5]   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研究进展 [J].
徐祥德 ;
陈联寿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6) :756-772
[6]   青藏高原气候变暖是温室气体排放加剧结果的新证据 [J].
段安民 ;
吴国雄 ;
张琼 ;
刘屹岷 .
科学通报, 2006, (08) :989-992
[7]   关于地表反照率遥感反演的几个问题 [J].
王介民 ;
高峰 ;
不详 .
遥感技术与应用 , 2004, (05) :295-300
[8]   利用MODIS卫星资料反演中国地区晴空地表短波反照率及其特征分析 [J].
王开存 ;
刘晶淼 ;
周秀骥 ;
王普才 .
大气科学, 2004, (06) :941-949+1018
[9]   我国青藏高原气候动力学研究的近期进展 [J].
吴国雄 .
第四纪研究, 2004, (01) :1-9+129
[10]   青藏高原近代气温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J].
马晓波 ;
李栋梁 .
高原气象, 2003, (05) :507-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