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流域富营养化成因及教训

被引:8
作者
宋岸
肖举强
机构
[1] 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关键词
洱海; 富营养化; 成因; 教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洱海近二十年水体先后两次富营养化爆发,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和反思。文章通过洱海流域两次富营养化进程的简介及对其成因的全面总结比较,为防止开发和发展天然湖泊造成污染提供了一些预防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3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洱海流域水环境政策的发展 [J].
吴满昌 ;
杨永宏 .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9 (03) :1-4
[2]   洱海流域环保农业发展思路探讨 [J].
王玉兴 ;
奚永新 ;
苏寿琴 ;
李晓茅 ;
赵效 .
环境保护, 2008, (20) :43-44
[3]   洱海湖滨带的生态现状与修复措施 [J].
赵果元 ;
李文杰 ;
李默然 ;
崔卫华 ;
陈安生 ;
常永第 .
安徽农学通报, 2008, (17) :89-92
[4]   洱海面源污染治理现状及对策 [J].
李凤香 .
环境科学导刊, 2008, (S1) :82-84
[5]   洱海流域环境保护和综合管理 [J].
栾玉泉 ;
谢宝川 .
大理学院学报, 2007, (12) :38-40
[6]   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对策建议 [J].
杨怀钦 ;
杨友仁 ;
李树清 ;
倪喜云 .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7, (05) :74-77
[7]   农村面源污染型湖滨带的生态修复 [J].
叶春 ;
金相灿 ;
孔海南 ;
王中琼 ;
沈兵 ;
刘滨 .
水资源保护, 2007, (03) :1-4+23
[8]   洱海湿地生态系统及其保护措施探讨 [J].
杨彪 .
林业调查规划, 2005, (05) :78-81+85
[9]   洱海水体富营养化的演变及其研究进展 [J].
韩涛 ;
彭文启 ;
李怀恩 ;
毛战坡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5, (01) :73-75+80
[10]   洱海东区湖滨带现状及生态修复 [J].
金丹越 ;
刘滨 ;
杜劲冬 .
环境科学研究, 2004, (S1) :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