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识别用于继电保护的理论初探

被引:10
作者
索南加乐 [1 ]
杨铖 [1 ]
宋国兵 [1 ]
王柳 [2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
[2] 河南驻马店供电公司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输电线路; 模型识别; 参数识别; 继电保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773 [线路保护];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通过对被保护元件的区内、区外故障分析,分别建立区内故障模型及区外故障模型,采用时域中短数据窗,分别计算故障实测信号与两种模型的匹配程度,判别内、外部故障,从而构成模型识别的保护新原理。物理分析指出,对与实测故障信号相匹配的故障模型,计算出的模型方程系数由真实元件参数所决定,唯一稳恒,其模型误差恒为零;对不匹配的故障模型,计算出的模型系数没有物理意义,模型误差很大且非平稳波动。数学分析指出,与实测故障信号相匹配的故障模型方程恒成立,模型误差为零;不匹配的故障模型的方程系数则是频率相关的,模型误差很大。ATP仿真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上述分析结果,利用故障暂态过程中的全频域信息可以实现基于模型识别的保护,该原理可靠性高、动作速度快。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1]  
高压电网继电保护原理与技术[M]. 中国电力出版社 , 朱声石编著, 2005
[12]   利用单端暂态量实现超高压输电线路全线速动保护新原理的研究(三)——故障选相与尚需研究的问题 [J].
张保会 ;
哈恒旭 ;
吕志来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1, (08) :1-4
[13]   利用单端暂态量实现超高压输电线路全线速动保护新原理的研究(二)——保护判据的研究 [J].
张保会 ;
哈恒旭 ;
吕志来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1, (07) :1-6
[14]   利用单端暂态量实现超高压输电线路全线速动保护新原理研究(一)——故障暂态过程分析及实现单端暂态量保护的可行性 [J].
张保会 ;
哈恒旭 ;
吕志来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1, (06) :1-5
[15]   超高压长线电容电流对差动保护的影响及补偿对策仿真分析 [J].
李岩 ;
陈德树 ;
张哲 ;
尹项根 .
继电器, 2001, (06) :6-9
[16]   超高压长线相量差动保护的研究 [J].
文明浩 ;
陈德树 ;
尹项根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0, (20) :37-40
[17]   输电线路行波保护的现状与展望 [J].
董新洲 ;
葛耀中 ;
贺家李 ;
郭效军 ;
薄志谦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0, (10) :56-61
[18]   能量方向保护原理和特性研究 [J].
何奔腾 ;
金华烽 ;
李菊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997, (03) :23-27
[19]   能量方向保护的实现和试验 [J].
何奔腾 ;
金华烽 ;
李菊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997, (03) :28-31+73
[20]   工频变化量方向继电器原理的研究 [J].
沈国荣 .
电力系统自动化, 1983, (01) :2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