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司法误区与规范性解读——基于职务侵占罪双重法益的立场

被引:27
作者
刘伟琦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关键词
职务; 职务侵占罪; 双重法益论;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15.01.006
中图分类号
D924.393 [渎职罪];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职务侵占罪必备的行为要件,通说对该罪持"单一法益论"的立场,仅仅关注财产权益,缺失从实质解释论上考证对单位公共权力法益的侵犯,造成对其误解和误判。应在双重法益的指导和制约下对其作实质的解读和细致的框定,"职务"范围的认定标准是从事具有控制、支配单位财产地位的事务,"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实质内涵是利用因承担有关事务所具有的控制、支配单位财产的地位。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论财产犯中的占有 [J].
黎宏 .
中国法学, 2009, (01) :110-124
[2]   关于职务侵占罪主体问题的思考——以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之理解为基点 [J].
郭泽强 .
法学评论, 2008, (06) :145-151
[3]   职务侵占罪认定中的三个争议问题剖析 [J].
肖中华 ;
闵凯 .
政治与法律, 2007, (03) :123-126
[4]   职务侵占罪的立法分析与司法认定 [J].
黄祥青 .
法学评论, 2005, (01) :80-86
[5]   试论职务侵占罪的几个问题 [J].
赵永红 ;
钱业弘 .
人民检察, 2001, (04) :14-17
[6]   论职务侵占罪的几个问题 [J].
张翔飞 .
现代法学, 1997, (04) :73-75
[7]  
刑法.[M].王作富; 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8]  
刑法(分则)及配套规定新释新解.[M].张军; 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
[9]  
现代汉语词典.[M].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2005,
[10]  
刑法分则实务研究.[M].王作富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