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实践解释模式

被引:39
作者
朱立群
机构
[1] 外交学院
[2] 北京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
关键词
中国; 国际体系; 参与实践; 中国外交;
D O I
10.13569/j.cnki.far.2011.01.006
中图分类号
D8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中国参与国际体系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参与实践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受到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而且实践主体在参与实践的复杂互动中不断学习、借鉴、创新,形成了关于国际体系及其相互关系的新认知。国际体系对中国各种参与实践的回应,推动了中国新身份的形成。与此同时,中国在参与实践中,不断通过反思和创新,影响国际体系,促进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和有序的方向发展。由此,在"参与实践"、"身份承认"和"秩序变革"之间可以建立一个因果作用机制,用于解释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体系的进程。文章将实践重新置于本体论的地位,实践生成话语和认知、造就身份和规范的本质属性,正是参与实践塑造了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33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31]   建构主义:思想渊源、理论流派与学术理念 [J].
秦亚青 .
国际政治研究, 2006, (03) :1-23
[32]   改变自己 影响世界——20世纪中国外交基本线索刍议 [J].
章百家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1) :4-19+205
[33]   《化武公约》:中国的参与和贡献 [J].
李巍岷 .
世界知识, 1997, (07) :33-35
[34]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亚历山大·温特(AxexanderWendt)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