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黄土丘陵区3种退耕灌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的对比研究
被引:7
作者:
刘涛
[1
]
党小虎
[2
,3
]
刘国彬
[4
]
刘宝军
[3
]
邵传可
[3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3]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4]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灌木林;
生物量;
碳密度;
碳分配;
固碳能力;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13.09.004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目的】比较宁夏隆德县3种灌木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以便选择和发展固碳能力较强的灌木种。【方法】在宁夏隆德县退耕还林实施区,选择7年生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和山毛桃(Prunus davidiana)灌木林,设置样地,测算灌木层、草本层的生物量,并取0~100cm土层土样,测定不同土层土壤体积质量,计算灌木层、草本层和土壤层的碳密度,分析3种灌木林各组分及土壤碳密度的变化。【结果】沙棘、柠条、山毛桃灌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分别为63.29,52.82和77.78t/hm2,其碳密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即土壤层碳密度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88.56%,87.79%和87.44%;其次为灌木层,所占比例分别为10.18%,11.25%和12.16%;草本层所占比例最小,分别为1.26%,0.97%和0.40%。在0~100cm土层,土壤层碳密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山毛桃林土壤层碳密度(68.01t/hm2)明显高于沙棘林(56.05t/hm2)和柠条林(46.37t/hm2)。【结论】与沙棘、柠条相比,山毛桃是一个固碳能力较强的灌木种,适度发展山毛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固定更多的碳。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2+77
+77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