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N”与语义、结构的兼容与冲突——汉语动宾组合带宾语结构中的语义问题

被引:18
作者
杨海明
机构
[1] 重庆教育学院中文系!重庆
关键词
VO+N; 语义; 结构; 兼容; 冲突; 连接; 投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46.3 [句法];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本文讨论汉语“让位梅艳芳”“接邻美国”“赠书小王”等“VO (动宾 ) +N (名词 )”与语义、结构的兼容与冲突问题。汉语“V O+N”呈扩大趋势的原因有二 :1.汉语遵循的“前端重量原则”导致 V O具有强大的兼容性与趋简性。 2 .在词中语素义与句法结构的连接与投射在 V O结构中的相互兼容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从语义、语用看语法形式的实质 [J].
陆丙甫 .
中国语文, 1998, (05) :353-367
[2]   句子中心动词及其宾语之后谓词性成分的的变迁与量词语法化的动因 [J].
李讷,石毓智 .
语言研究, 1998, (01) :40-54
[3]   汉英词序对比研究 句法结构中的前端重量原则和末端重量原则 [J].
金积令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8, (01) :29-36
[4]   略论句法位置对同现关系的制约 [J].
张国宪 .
汉语学习, 1998, (01) :3-7
[5]   汉语小句中枢语法系统论略 [J].
邢福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 (01) :4-10+130
[6]   现代汉语动作类二价动词探索 [J].
戴耀晶 .
中国语文, 1998, (01) :3-12
[7]   论汉语的“自然音步” [J].
冯胜利 .
中国语文, 1998, (01) :40-47
[8]   汉语合成动词的结构特点 [J].
张登岐 .
中国语文, 1997, (05) :336-338
[9]   “V_双+N_双”短语的理解因素 [J].
张国宪 .
中国语文, 1997, (03) :176-186
[10]   工具格在汉语句法结构中的地位——与袁毓林先生商榷 [J].
周国光 .
中国语文, 1997, (03) :21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