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隐蔽油气藏成藏机理

被引:17
作者
史建南 [1 ]
邹华耀 [2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油源对比; 输导通道; 隐蔽油气藏; 成藏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油气藏地球化学及盆地模拟领域中先进的技术与研究方法,以盆地演化和流体输导格架为成藏背景,从有效烃源岩及其生排烃历史出发,以能量场演化及其控制的化学动力学、流体动力学和运动学过程为核心,探讨了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隐蔽油气藏的成藏机理.研究表明,油气藏主要以昌吉凹陷二叠系和四棵树凹陷侏罗系油气2期充注混源而成,油气分别以早期净浮力、晚期强超压为驱动机制,以不整合/区域性砂体、构造断裂为优势运移通道构成2源2期充注、阶梯式输导、地层/岩性型聚集的成藏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0+5 +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十五”期间中国油气勘探进展及未来重点勘探领域 [J].
赵文智 ;
胡素云 ;
董大忠 ;
蔚远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5) :513-520
[2]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油层特征 [J].
支东明 ;
赵卫军 ;
关键 ;
党玉芳 .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7, (03) :5-8+36+75
[3]   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地区岩性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 [J].
靖辉 ;
江洪 ;
向奎 .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04) :377-383
[4]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山前断褶带油源分析 [J].
孔祥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4) :413-418
[5]   岩性地层油气藏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 [J].
贾承造 ;
赵文智 ;
邹才能 ;
冯志强 ;
袁选俊 ;
池英柳 ;
陶士振 ;
薛叔浩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3) :257-272
[6]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隆起西南部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分析 [J].
张枝焕 ;
李伟 ;
孟闲龙 ;
秦黎明 ;
张振英 ;
袁东山 .
现代地质, 2007, (01) :133-140
[7]   隐蔽油气藏成藏机理研究现状及展望 [J].
庞雄奇 ;
陈冬霞 ;
张俊 .
海相油气地质, 2007, (01) :56-62
[8]  
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地区地层沉积特征[J]. 洪太元,王离迟,张福顺,朱宏发.中国西部油气地质. 2006(02)
[9]  
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地区地层沉积特征[J]. 洪太元,王离迟,张福顺,朱宏发.中国西部油气地质. 2006 (02)
[10]   隐蔽油气藏研究的难点和前沿 [J].
郝芳 ;
邹华耀 ;
方勇 .
地学前缘, 2005, (04) :481-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