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环境视角的实证研究

被引:14
作者
贾鸿雁
机构
[1] 东南大学旅游学系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原生态环境; 次生态环境;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0.3 [旅游事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成、发展于特定的环境,其"原生态环境"的丧失,是今天"非遗"濒危、消亡的根本原因。如今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旅游领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对"非遗"保护和传承来说,旅游开发是一柄"双刃剑"。本文从环境的视角,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相关资料的收集、分析,探讨旅游开发所形成的"次生态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王文章; 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2]  
世界遗产概论.[M].刘红婴;王健民著;.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3]  
中华文化史.[M].冯天瑜等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4]   文化生态视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J].
张凤琦 ;
胡攀 .
重庆社会科学, 2008, (02) :87-91
[5]   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 [J].
贾鸿雁 .
改革与战略, 2007, (11) :119-122
[6]   文化生态保护区问题刍议 [J].
刘魁立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3) :9-12
[7]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十项基本原则 [J].
苑利 ;
顾军 .
学习与实践, 2006, (11) :118-128
[8]   传承与传承人论 [J].
刘锡诚 .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5) :24-36
[10]   城市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佛山为例 [J].
冯江 ;
梁励韵 .
城市问题, 2006, (08) :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