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治理文化:阐释与建构

被引:30
作者
刘亚敏
机构
[1]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大学治理; 治理文化; 治理主体; 治理路径; 治理效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7 [学校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文化的起源到发展,在东西方文化思想变革的推动下,治理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其表层是一种制度发展范型,而深层则是文化发展历程的必然结果,是对主体文化、公民文化、法治文化发出的一种时代诉求。在大学治理的话语体系中,研究取向体现为工具理性重于价值理性,重视治理结构的完善而无视治理文化的形成。大学治理体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主体间性、价值认同、信任互助,以追求并实现"共识、合作、互动、共赢"的情态为目的。大学治理文化的内核包括价值认同、主体互信和愿景共生。培育大学治理文化,不仅需要将公民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核心,从而赋予治理主体显著的公民身份,而且需要善用法治思维,以程序正义保障治理主体的权益,并促进制度体系与精神文化的共契。
引用
收藏
页码:5 / 9+24 +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对高等教育改革进行改革 [J].
张应强 .
中国高教研究, 2014, (10) :16-20
[2]   大学治理改革的“内卷化”及其规避 [J].
孙百亮 .
当代教育与文化 , 2014, (02) :99-104
[3]   热话题与冷思考——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对话 [J].
徐勇 ;
吕楠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4, (01) :4-10
[4]   大学治理的文化模式解析与启示 [J].
刘庆斌 ;
刘爱生 .
江苏高教, 2013, (03) :8-11
[5]   多元公民身份与公民教育 [J].
冯建军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6) :89-96
[6]   教育家校长引领大学崛起——以哈佛大学五任校长为分析样本 [J].
刘亚敏 .
高等教育研究, 2011, 32 (11) :100-105
[7]   治理类型的多样性演化与比较——求索国家治理逻辑 [J].
臧雷振 .
公共管理学报, 2011, 8 (04) :40-49+124
[8]   美国大学治理的边界 [J].
李奇 .
高等教育研究, 2011, (07) :96-101
[9]   我国大学治理结构变迁的路径选择 [J].
李建奇 .
高等教育研究, 2009, 30 (05) :39-44
[10]   论伊恩·麦克尼有关解释大学治理形态变迁的文化模型 [J].
甘永涛 .
比较教育研究, 2008, 30 (12) :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