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2010年乌鲁木齐市民族居住格局及其演变

被引:4
作者
英成龙 [1 ,2 ]
雷军 [1 ]
段祖亮 [1 ]
张璐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居住格局; 空间自相关; 演变; 民族; 乌鲁木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 [地区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利用乌鲁木齐市第3至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和空间自相关模型,研究近30年来乌鲁木齐市民族居住格局及其演变.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人口密度分布以和田街、东门和长江路等街道为中心,沿河滩快速路呈扇形模式向南北扩展.各民族居住格局呈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汉族和维吾尔族集聚程度明显高于其他民族.1982—2010年间,各民族聚居区均发生显著变化.乌鲁木齐市民族居住格局由简单、同质性向复杂、异质性演变,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性有了较大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387 / 39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乌鲁木齐市民族社区居住格局变迁动因研究 [J].
刘正江 .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4, (04) :116-121
[2]   西北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社区及社区民族关系研究 [J].
高永久 ;
张杰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34 (02) :1-4
[3]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乌鲁木齐市民族居住格局研究 [J].
张凌云 ;
李松 ;
张洁 ;
綦群高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4, (03) :50-56
[5]   乌鲁木齐城市社会区分析 [J].
张利 ;
雷军 ;
张小雷 ;
董雯 .
地理学报, 2012, 67 (06) :817-828
[6]   乌鲁木齐城市社会空间演化及其当代启示 [J].
黄达远 .
西北民族研究, 2011, (03) :70-77+135
[7]   聚居还是混居——新疆南部汉族农民的居住格局与维汉关系 [J].
李晓霞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39 (03) :59-66
[8]   国内民族居住格局研究述评 [J].
蔺彦宇 ;
胡太伟 .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9 (04) :116-117
[9]   南京城市社会区空间结构——基于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因子生态分析 [J].
徐旳 ;
汪珠 ;
朱喜钢 ;
李唯 .
地理研究, 2009, 28 (02) :484-498
[10]   转型期北京社会空间分异重构 [J].
冯健 ;
周一星 .
地理学报, 2008, (08) :829-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