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初论杂交稻粒间顶端优势
被引:23
作者:

王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陶龙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徐仁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田淑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粒间顶端优势;
优势粒群;
劣势粒群;
内源IAA;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旨在论证杂交稻“粒间顶端优势”现象。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稻一穗中强势粒对弱势粒的灌浆有抑制作用。去除强势粒 ,弱势粒灌浆即可明显改善。外源 IAA可部分代替强势粒对弱势粒灌浆的抑制作用 ,其表现类似水稻主茎与分蘖间的顶端优势现象。HPL C分析籽粒内源 IAA的结果表明强弱势籽粒中内源吲哚乙酸水平差异明显 ,这种差异似与强弱势粒对营养器官 (剑叶 )的内源 IAA吸收能力及籽粒合成吲哚乙酸的能力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980 / 98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GA3对杂交稻“粒间顶端优势”及灌浆期间籽粒内源IAA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报, 2000, (03) : 247 - 251王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陶龙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俞美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黄效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
- [2] 杂交稻及其恢复系的强弱势粒对光合物质摄取能力的比较[J]. 核农学报, 2000, (02) : 76 - 84王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杭州陶龙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杭州田淑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杭州黄效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杭州俞美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杭州
- [3] 粒粒饱对水稻的生物效应[J]. 中国水稻科学, 2000, (02) : 30 - 34陶龙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杭州黄效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杭州王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杭州俞美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杭州
- [4] 赤霉酸和多效唑对水稻“粒间顶端优势”的调节及对产量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1999, (04) : 217 - 222王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06陶龙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06黄效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06俞美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06
- [5] IAA与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发育的关系及烯效唑的调节[J]. 中国水稻科学, 1998, (02) : 99 - 104田淑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王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
- [6] 亚种间杂交水稻灌浆特性的调节及其对产量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1997, (02) : 124 - 128徐仁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杭州陶龙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杭州俞美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杭州王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杭州
- [7] 籼型水稻两段灌浆理论的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 1996, (03) : 153 - 158马国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 [8] 水平不固定的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Ⅰ.一个因素的水平不固定时的分析[J]. 作物学报, 1994, (02) : 229 - 234姜长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农学院农学系朱庆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农学院农学系邱泽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农学院农学系
- [9] 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动态及生理研究[J]. 杂交水稻, 1992, (05) : 36 - 40+4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陈良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周广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 [10] 连作晚稻秧苗徒长的化学调控——2.多效唑控长效应的生理分析[J]. 作物学报, 1990, (01) : 91 - 96王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植物生理系陶龙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植物生理系高成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植物生理系姚福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植物生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