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体类型及特征

被引:38
作者
付金华 [1 ,2 ,3 ]
白海峰 [2 ,3 ]
孙六一 [2 ,3 ]
马占荣 [2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2]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3]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奥陶系; 风化壳溶孔; 白云岩晶间孔; 台缘礁滩孔隙; 岩溶缝洞;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沉积时期,处于"两隆两鞍两坳陷"的古构造格局。2个隆起在平面上呈"L"型展布,共同控制着奥陶系的沉积相带,并控制着不同类型碳酸盐岩储集体的区域展布。奥陶系的储集类型主要包括风化壳溶孔型、白云岩晶间孔型、台缘礁滩孔隙型、岩溶缝洞型4种。风化壳溶孔型储集体为最有利的储集体,在该储集体中目前已发现并探明靖边大气田;白云岩晶间孔型储集体勘探获得初步突破;其他2种类型储集体的勘探还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但近期勘探已发现一些新的苗头,存在较大的勘探潜力,是开拓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新领域的关键所在。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地区奥陶系岩溶缝洞型储层发育特征及有利目标区分析 [J].
王红伟 ;
刘宝宪 ;
毕明波 ;
马占荣 ;
李磊 ;
李燕 .
现代地质, 2011, 25 (05) :917-924
[2]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勘探领域 [J].
杨华 ;
付金华 ;
魏新善 ;
任军峰 .
石油学报, 2011, 32 (05) :733-740
[3]   鄂尔多斯地区西部和南部奥陶纪海槽边缘沉积特征与天然气成藏潜力分析 [J].
杨华 ;
付金华 ;
包洪平 .
海相油气地质, 2010, 15 (02) :1-13
[4]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古岩溶洞穴特征 [J].
郑聪斌 ;
张军 ;
李振宏 .
天然气工业, 2005, (04) :27-30+189
[5]   古岩溶演化过程及对油气储集空间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为例 [J].
李振宏 ;
郑聪斌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3) :247-252
[6]   古岩溶盆地岩溶作用模式及古地貌精细刻画——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为例 [J].
拜文华 ;
吕锡敏 ;
李小军 ;
魏伟 .
现代地质, 2002, (03) :292-298
[7]   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奥陶系风化壳岩溶相特征 [J].
袁志祥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2, (03) :279-284
[8]   长庆气田奥陶系古沟槽展布及其对气藏的控制 [J].
何自新 ;
郑聪斌 ;
陈安宁 ;
王飞雁 .
石油学报, 2001, (04) :35-38+6
[9]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岩溶地貌及天然气富集特征 [J].
夏日元 ;
唐健生 ;
关碧珠 ;
罗伟权 ;
马振芳 ;
周树勋 ;
于忠平 ;
潘令红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02) :37-40
[10]   陕甘宁盆地中部奥陶系风化壳岩溶岩及岩溶相模式 [J].
郑聪斌 ;
王飞雁 ;
贾疏源 .
中国岩溶, 1997, (04) :7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