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土壤质量性状演变

被引:88
作者
庞学勇
刘庆
刘世全
吴彦
林波
何海
张宗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成都,雅安,成都,成都,成都,重庆师范学院生物系,重庆,雅安
关键词
川西; 亚高山针叶林; 人工云杉林; 土壤肥力质量; 综合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通过对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不同演替阶段土壤肥力质量性状的研究 ,结果表明 ,人工云杉林土壤肥力退化与土壤有机质有关 ,在人工云杉林地中 ,随着抚育林龄的增加 ,土壤全 N、碱解 N、全 P、腐殖质、HA、FA、CEC、EB、微生物总数、细菌及真菌数量随有机质的减少而降低 ,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及总孔隙和毛管孔隙则先减少 ,之后随着云杉自疏而有上升的趋势 ,毛管持水量是决定林地自然含水量的主要因子。土壤 K素和酶活性变化较复杂 ,钾素主要与土壤母质有关 ,酶活性主要与林地微生态环境有关。土壤综合肥力评价表明 ,土壤综合肥力指标 (IFI)从人工云杉幼林向成熟林演替时 ,先迅速下降 ,之后随云杉自疏而缓慢上升 ,表现出非正“U”型的变化。解决当前人工成熟云杉林土壤退化的主要措施应因地制宜地进行间伐或轮伐 ,改善林地的微生态条件 ,尽量避免营造针叶纯林 ,建议营造针阔混交林。
引用
收藏
页码:261 / 26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1]   暗针叶林采伐迹地几种人工混交群落乔木层结构及动态 [J].
潘开文 ;
刘照光 ;
不详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1998, (04) :13-20
[12]   多元统计分析在森林土壤肥力类型分辨中的应用 [J].
刘创民 ;
李昌哲 ;
史敏华 ;
梁海英 .
生态学报, 1996, (04) :444-447
[13]   不同生态地理区域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及生化活性的研究 [J].
胡承彪 ;
朱宏光 ;
韦源连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 1991, (04) :303-311
[14]   广西岑溪县七坪林区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及生化活性的研究 [J].
胡承彪 ;
朱宏光 ;
韦源连 ;
韦立秀 .
生态学杂志, 1991, (04) :6-10
[15]   杉木连栽林地营造混交林后土壤微生物的季节性动态研究 [J].
张其水 ;
俞新妥 .
生态学报, 1990, (02) :1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