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前侏罗纪古地貌对延安组下部油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131
作者
郭正权 [1 ]
张立荣 [2 ]
楚美娟 [1 ]
黄锦绣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长庆石油勘探局培训中心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前侏罗纪; 古地貌; 延安组; 油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三叠纪末的印支运动使鄂尔多斯盆地整体抬升,上三叠统延长组顶部遭受到强烈风化及河流侵蚀等地质作用,形成水系广布、沟壑纵横、丘陵起伏的古地貌景观。通过对下侏罗统延安组延10油层组和富县组地层等厚图及延长组顶面起伏图的编绘,基本恢复了前侏罗纪古地貌形态,并将其划分为河谷、斜坡、阶地、高地、平原和潜丘6种古地貌单元。该种古地貌景观严格控制了下侏罗统富县组及延安组下部的沉积相类型、相带展布及压实披盖构造的形成。古河谷的下切作用不仅使延安组下部与油源层的接触距离缩短,又为油气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如遇到有利的储集体与背斜、鼻隆等构造,即可有机配置、富集成藏;同时地层水特征表明斜坡带保存条件最好。指出前侏罗纪古地貌斜坡带上的坡嘴、阶地及潜丘是勘探延安组下部油藏的有利地带。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沉积和储层特征及综合分析 [J].
顾家裕 ;
张兴阳 ;
郭彬程 .
古地理学报, 2006, (03) :285-294
[2]   马岭油田北三区延安组Y8Y10油层沉积微相研究 [J].
张吉来 ;
朱广社 ;
陈德平 ;
宋广寿 .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6, (03) :185-186
[3]   岩相古地理研究与油气勘探 [J].
朱筱敏 ;
杨俊生 ;
张喜林 .
古地理学报, 2004, (01) :101-109
[4]   鄂尔多斯盆地定边—吴旗地区前侏罗纪古地貌与油藏 [J].
宋凯 ;
吕剑文 ;
凌升阶 ;
王宏科 .
古地理学报, 2003, (04) :497-507
[5]   鄂尔多斯盆地早侏罗世富县期冲积扇沉积附视频 [J].
时志强 ;
韩永林 ;
赵俊兴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2, (04) :390-393
[6]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古地貌油田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 [J].
郭正权 ;
潘令红 ;
刘显阳 ;
王景 .
中国石油勘探, 2001, (04) :20-27
[7]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源研究 [J].
张文正 ;
李剑峰 .
中国石油勘探, 2001, (04) :28-36
[8]  
Alluvial fan deposit ofFuxian Formation of pre-Jurassic in Ordos Basin. Shi Zhiqiang,Han Yonglin,Zhao Junxing. Journal of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