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高烈度区公路边坡岩体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2
作者
袁进科 [1 ]
程强 [2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岩土勘察设计分院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高海拔高烈度; 公路边坡; AHP; 质量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416.14 [];
学科分类号
081401 ;
摘要
四川藏区公路地处高海拔、高烈度地区,公路沿线边坡岩体受低温冻融效应以及构造断裂作用的影响,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质量变化较大,为地质灾害高发区。因此选取结构面特性、岩体结构、地层岩性及组合特征、地形坡度、坡体结构、植被发育度、冻融环境特性和构造断裂带这8个因子作为岩体质量分级评价的基本指标,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高海拔高烈度区公路边坡岩体质量分级评价体系,提出了"岩体质量指数RQI"方法。结合对四川藏区公路沿线边坡岩体质量的调查,运用该体系对四川藏区边坡进行了稳定性评价适用性分析。该评价体系的定量评价与现场的定性分析总体一致,取得了较好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冻融风化边坡岩体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J].
乔国文 ;
王运生 ;
杨新龙 .
岩土力学, 2015, 36 (02) :515-522
[2]   工程岩体质量分级的数量化理论Ⅱ判别模型及应用 [J].
赵国彦 ;
周礼 ;
李金跃 .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8 (05) :1208-1215
[3]   基于CSMR与模糊集理论的石门大桥桥基边坡稳定性评价 [J].
童申家 ;
胡松山 ;
闫仙丽 .
土木工程学报, 2013, 46 (09) :91-97
[4]   湘西高速公路红砂岩边坡岩体质量HSMR评价体系研究 [J].
胡惠华 ;
付敏 ;
张可能 .
路基工程, 2011, (04) :21-24
[5]   冻融循环对季节冻土区黄土路堑边坡的影响 [J].
王宁 ;
毛云程 ;
张得文 ;
李国玉 ;
穆彦虎 .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1, 7 (04) :79-84
[6]   天山公路边坡岩体质量评价TSMR体系研究 [J].
张元才 ;
黄润秋 ;
赵立冬 ;
傅荣华 ;
裴向军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 (03) :617-623
[7]   高寒地区岩质路堑边坡典型破坏事例的分析及治理 [J].
冯守中 ;
闫澍旺 .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09, 5 (11) :5-9+19
[8]   震裂斜坡形成机理及变形破坏模式研究 [J].
冯文凯 ;
黄润秋 ;
许强 ;
肖锐铧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9, 36 (06) :42-48
[9]  
Rock slope stability assessment through rock mass classification systems[J] . Lysandros Pantelidi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 . 200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