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毛丹灰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16
作者
贺春萍 [1 ,2 ,3 ]
郑肖兰 [1 ,2 ,3 ]
李锐 [1 ,2 ,3 ]
吴伟怀 [1 ,2 ,3 ]
余贤美 [1 ,2 ,3 ]
柯兴业 [4 ]
郑服丛 [4 ]
机构
[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2] 农业部热带农林有害生物入侵监测与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
[3] 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检测监控重点实验室
[4] 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红毛丹; 灰斑病菌; 生物学特性;
D O I
10.13925/j.cnki.gsxb.2010.02.017
中图分类号
S667.99 [];
学科分类号
090201 ;
摘要
对红毛丹灰斑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病原菌为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sp.),该菌危害红毛丹为首次报道。对病原菌进行了形态学、致病性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红毛丹灰斑病菌在10~35℃下均能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25~28℃,PDA和C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病原菌在pH 3~11都能生长,pH 4~8生长较好,pH6生长最佳。光照对病原菌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病原菌的致死温度为60℃10 min。PDA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糖对病原菌生长有不同的影响,以木糖、甘露糖、山梨糖和蔗糖最好。PDA培养基中添加2%的不同的氮源对病原菌生长的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70 / 274+321 +3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香蕉黑星病菌形态与生物学特性 [J].
蒲金基 ;
张欣 ;
谢艺贤 ;
漆艳香 ;
张辉强 .
果树学报, 2006, (04) :576-580+660
[2]   拟盘多毛孢属的分类学研究进展附视频 [J].
韦继光 ;
徐同 ;
潘秀湖 ;
廖旺姣 .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2006, (01) :78-85
[3]   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特征界定拟盘多毛孢属的种附视频 [J].
韦继光 ;
徐同 ;
郭良栋 ;
刘爱荣 ;
潘秀湖 ;
张君成 ;
袁高庆 .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2005, (04) :304-313
[4]   中国南方内生拟盘多毛孢(英文) [J].
韦继光 ;
徐同 ;
郭良栋 ;
潘秀湖 .
菌物学报, 2005, (04) :11-23
[5]   红毛丹高产及无公害生产技术 [J].
魏守兴 ;
陈业渊 ;
谢子四 .
中国南方果树, 2005, (05) :42-45
[6]   红毛丹研究综述 [J].
杨连珍 ;
曹建华 .
热带农业科学, 2005, (01) :48-53
[7]   枇杷拟盘多毛孢菌的生物学特性及杀菌剂的药效研究 [J].
杨秀娟 ;
陈福如 ;
何玉仙 .
福建农业学报, 2003, (02) :89-92
[8]   红毛丹栽培技术 [J].
王丽华 .
热带农业科技, 2003, (02) :29-30+46
[9]   棕榈科观赏植物真菌病害鉴定 [J].
习平根 ;
李敏慧 ;
陈一新 ;
姜子德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2) :34-37
[10]   红毛丹及其栽培技术 [J].
任新军 ;
杨坤 .
中国南方果树, 2001, (01) :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