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条件下中国的阶层分化与劳资冲突——与马克思时代对比

被引:11
作者
石秀印
许叶萍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2] 北京邮电大学文法经济学院
关键词
市场经济; 社会分化; 劳资关系; 阶层联盟;
D O 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05.04.003
中图分类号
D663 [阶级、阶层];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市场经济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社会结构的演变,其主要特征是资本家与工人阶级在权力、收入方面的分化与两个阶级之间的对立,这一对立由于其不可调和性而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本文通过对市场经济在当代中国所导致的社会结构变化,特别是所引致的劳资关系状况的研究,认为在变化了的情况下,中国尽管同样出现了劳方与资方在权力、收入维度上的分化,但是因中间阶层的出现而更多地呈现出“层级谱系”特征,这一多阶层的共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马克思时代的“二元阶级对立”。但是,由此出现的阶层间的结盟和风险转嫁会使社会低层处于不利的境地。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31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研究 [J].
李培林 .
社会, 2005, (01) :7-27
[2]   集体谈判:建立合作型劳资关系的有效战略 [J].
周长城 ;
陈群 .
社会科学研究, 2004, (04) :80-83
[3]   寻求合作:劳资冲突解决之道——读《欧洲劳资关系——传统与转变》 [J].
刘晴 .
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 2002, (01) :92-93
[4]   英国劳资关系的特征及演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劳资关系的变化 [J].
佘云霞 .
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 2001, (04) :54-57
[5]   西方劳资关系研究的基本问题 [J].
周长城 .
学术研究, 1997, (05) :34-37
[6]   中国“三资企业”的工资收入及人力资源配置 [J].
王振中 .
开放导报, 1995, (06) :45-47
[7]  
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M].李培林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8]  
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陆学艺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9]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陆学艺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0]  
劳工关系.[M].(美)丹尼尔·奎因·米尔斯(DanielQuinnMills)著;李丽林;李俊霞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