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渭地堑与贝加尔裂谷系的比较构造分析

被引:4
作者
崔盛芹
李锦蓉
机构
[1] 地质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汾渭地堑; 构造带; 地质构造; 贝加尔裂谷; 第三纪; 构造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系统分析西滨太平洋带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结合作者以往对汾渭地区、贝加尔—东萨彦岭地区的一些观察,还综合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及苏联地质学者有关本区的研究成果,本文拟从比较构造学角度出发,试对东亚地区喜马拉雅期深部作用的两个窗口——汾渭地堑与贝加尔裂谷系的相似特征及其意义,进行初步剖析*。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3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论汾渭地堑的大地构造性质——一个裂谷型地洼系 [J].
陈国达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84, (04) :319-326
[2]   中国东部及邻区中、新生代盆地发育及大陆边缘区的构造发展 [J].
王鸿祯 ;
杨森楠 ;
李思田 .
地质学报, 1983, (03) :213-223
[3]   华北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地温分布及地热资源 [J].
王钧 ;
黄尚瑶 ;
黄歌山 ;
汪集旸 .
地质学报, 1983, (03) :304-316
[4]   试论中国滨太平洋带的印支运动 [J].
崔盛芹 ;
李锦蓉 .
地质学报, 1983, (01) :51-62
[5]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裂陷作用和伸展构造 [J].
马杏垣 ;
刘和甫 ;
王维襄 ;
汪一鹏 .
地质学报, 1983, (01) :22-32
[6]   中国东部及邻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太平洋板块运动附视频 [J].
环文林 ;
时振梁 ;
鄢家全 .
地质科学, 1982, (02) :179-190
[7]   初谈大同火山群的分期 [J].
周昆叔 ;
刘椿 ;
袁宝印 ;
孙建中 .
科学通报, 1982, (04) :234-236
[8]   地堑形成的力学机制 [J].
张文佑 ;
李荫槐 ;
马福臣 ;
钟嘉猷 .
地质科学, 1981, (01) :1-11
[9]  
地质力学概论[M]. 科学出版社 , 李四光著, 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