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近50年粳稻安全齐穗期的变化

被引:31
作者
张祖建 [1 ,2 ]
张洪熙 [3 ]
杨建昌 [1 ]
宋云生 [1 ]
赵步洪 [3 ]
季红娟 [3 ]
朱庆森 [1 ,2 ]
机构
[1]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2] 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3] 扬州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江苏省; 粳稻; 安全齐穗期; 日平均气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确定水稻安全齐穗期是安排各品种播栽期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应用江苏由北至南4个代表性地点(赣榆、淮安、扬州和吴县)近50年(1958—2007)5~11月逐日日平均温度资料,根据生产上常用的耐寒性较弱和较强的粳稻安全齐穗期的温度指标,得出了近50年及其间前25年和后25年4地点两类粳稻保证率为50%、80%和90%的安全齐穗日期,发现后25年各地的安全齐穗日期较前25年普遍延迟,延迟的幅度在3~4 d;后25年各地的安全齐穗日期的变异亦明显增大。进而提出了北南各地点一般粳稻安全齐穗日期分别为9月18日、9月20日、9月24日和9月28日,这比目前各地生产中习惯应用的安全齐穗日期迟约4~6d。本文分析方法可以供我国各稻区相关研究参考,其结果也可供我国类似稻区借鉴,并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对水稻安全齐穗期的变化给予新的认识。指出应对现用主体粳稻品种出穗开花期的耐寒性进行观察研究,确定出各地各类型粳稻品种的安全齐穗日期,以更具体准确地指导水稻播(栽)期的安排。
引用
收藏
页码:146 / 15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1] Effects of diurnal warming on soil respiration are not equal to the summed effects of day and night warming in a temperate steppe[J] . Xia J.,Han Y.,Zhang Z.,Zhang Z.,Wan S..Biogeosciences . 2009 (57)
  • [12] 广西水稻主要生育期气候条件分析
    涂方旭
    [J]. 广西农业科学, 2006, (04) : 370 - 373
  • [13] 江苏粳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邓建平
    杜永林
    [J]. 中国稻米, 2006, (04) : 8 - 11
  • [14] 杂交水稻两优培九安全齐穗期和适宜播种期的研究
    白朴
    王元辉
    项雄
    陶开战
    吴朋喜
    杨捷
    [J]. 浙江农业学报, 2006, (03) : 146 - 150
  • [15] 亚种间杂交稻颖花受精率与温度的相关性及模型分析
    吕川根
    邹江石
    胡凝
    姚克敏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6) : 1026 - 1032
  • [16] 沿海地区冬小麦生产如何应对冬季气候变暖
    丁同华
    龙庆梅
    何永垠
    王华
    张小锋
    [J]. 农业科技通讯, 2005, (02) : 30 - 31
  • [17] 全球变暖影响下农作物气候适宜性研究进展
    赵峰
    千怀遂
    不详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4, (02) : 139 - 142
  • [18] 我国水稻生育期的生态规律及其区划
    高永刚
    张凌云
    姚克敏
    [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8, (02) : 20 - 27
  • [19] 水稻开花期冷害机理与鉴定指标的研究
    李达模
    于新民
    王洪春
    [J]. 中国农业科学, 1986, (02) : 12 - 17
  • [20] 中国水稻的光温资源与生产力
    高亮之
    郭鹏
    张立中
    林武
    [J]. 中国农业科学, 1984, (01) : 17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