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精神损害赔偿中的附从性规则——僭越事实的形成、演进与破解

被引:9
作者
鲁晓明
机构
[1] 广东商学院法学院
关键词
精神损害; 附从性规则; 法律原则; 纯粹精神损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精神损害赔偿中的附从性规则,是精神损害赔偿中颇具独特性的规则。尽管畅行于多国精神损害赔偿实践并起着事实上的基础性作用,附从性规则却一直未能取得与其实际作用相一致的地位。精神损害附从性规则未能反映法律的内在价值,其重要地位的形成,是法律向现实妥协的结果,这注定了其永不可能跃升为精神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但当纯粹精神损害的确定成为可能时,对附从性规则的突破就成为大势所趋。正确认识精神损害赔偿的附从性规则,对于《侵权责任法》确立合适的精神损害赔偿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英美法上“精神打击”损害赔偿制度及其借鉴 [J].
张新宝 ;
高燕竹 .
法商研究, 2007, (05) :102-113
[2]   试论惊吓损害的民事责任 [J].
邵世星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4, (05) :88-93
[3]   第三人精神上损害之研究 [J].
潘维大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1) :29-37
[4]  
人格权法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王利明著, 2005
[5]  
美国侵权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VincentR.Johnson著, 2004
[6]  
民法总则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王利明著, 2003
[7]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胡平著, 2003
[8]  
人身损害赔偿的理论与实务[M]. 中国方正出版社 , 邵世星著, 2003
[9]  
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M]. 法律出版社[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ChristianVonBar)著, 2001
[10]  
损害赔偿法原理[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曾世雄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