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红豆草和苜蓿植物篱对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姚志杰 [1 ]
张社朝 [2 ]
陈云明 [3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陕西省防护林建设工作站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坡耕地; 植物篱; 土壤分形维数;
D O I
10.13869/j.cnki.rswc.2014.06.007
中图分类号
S541.9 []; S541.4 [];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以苜蓿、红豆草两种植物篱为研究对象,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坡耕地布设植物篱后不同坡位土壤颗粒含量的变化、土壤分形维数进行研究,分析了植物篱对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同坡面相比,中坡及下坡土壤极细沙粒与粗粉粒含量增加,细粉粒与黏粒含量减少,出现相对于上坡的土壤机械组成粗化现象,且下坡粗化程度大于中坡;(2)相对于对照坡面,植物篱坡面各坡位粗化现象均得到缓解,红豆草对土壤颗粒的影响在上坡表现明显,苜蓿的影响在下坡表现明显;(3)坡面土壤分形维数呈现上部>中部>下部,苜蓿>红豆草>对照样地;(4)土壤颗粒与土壤分形维数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分形维数与极细沙粒、粗粉粒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与黏粒呈显著(P<0.05)正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基于Le Bissonnais法的石漠化区桑树地埂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研究 [J].
汪三树 ;
黄先智 ;
史东梅 ;
郭彦军 ;
郭宏忠 ;
彭旭东 ;
李叶鑫 .
生态学报, 2013, 33 (18) :5589-5598
[2]   冻融作用对土壤微团聚体特征及分形维数的影响 [J].
王展 ;
张玉龙 ;
虞娜 ;
邹洪涛 .
土壤学报, 2013, 50 (01) :83-88
[3]  
植物篱-农作坡地土壤团聚体组成和稳定性特征[J]. 蒲玉琳,林超文,谢德体,魏朝富,倪九派.应用生态学报. 2013(01)
[4]   沂蒙山林区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颗粒分形与孔隙结构特征 [J].
刘霞 ;
姚孝友 ;
张光灿 ;
胡续礼 ;
Heathman G C .
林业科学, 2011, 47 (08) :31-37
[5]   三峡库区皇竹草植物篱对坡面土壤分形特征及可蚀性的影响 [J].
马云 ;
何丙辉 ;
何建林 ;
谌芸 ;
郭甜 ;
黄巍 ;
李建兴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1, (04) :79-82+87
[6]   基于水动力学的紫色土区植物篱控制面源污染的临界带间距确定 [J].
马云 ;
何丙辉 ;
何建林 ;
吴咏 ;
向明辉 ;
谌芸 ;
唐春霞 ;
郭甜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4) :60-64
[7]   坡面小区土壤流失过程中粒径组成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J].
王晓燕 ;
尹洁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0, (04) :113-118
[8]   喀纳斯草地群落和土壤理化特征对放牧干扰的响应 [J].
郑伟 ;
朱进忠 ;
潘存德 .
草业科学, 2008, (08) :103-109
[9]   农牧交错区草地利用方式导致的土壤颗粒组分变化及其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 [J].
田佳倩 ;
周志勇 ;
包彬 ;
孙建新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8, (03) :601-610
[10]   兴国县红壤颗粒分形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程先富 ;
赵明松 ;
史学正 ;
王洪杰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12) :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