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Ⅳ.降水量变化(1951-2004)

被引:9
作者
郑刚 [1 ,2 ]
刘祥梅 [1 ,2 ]
郭志华 [1 ]
肖文发 [1 ]
王建力 [2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2]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地面气象数据; 三峡库区; GI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根据三峡库区及周边地区1951-2004年33个气象站点的地面气象数据和1∶25万的地形图,利用线性趋势模型和"回归分析+残差修正"插值法生成库区100m×100m的气候变化的时空分布图,定量评估三峡库区近54a来降水量的年和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951年以来,库区年和四季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p>0.05)。年降水量在50年代-80年代后期有增多趋势,随后年降水量有减少趋势,90年代后期以后降水变化幅度较大。在四季降水量的时间变化中,夏季降水量变化幅度较大,偏差一般在±80mm内;冬季降水量的变化幅度较小,偏差一般小于±10mm。50年代-70年代中后期-2004年,三峡库区春季经历了变湿-变干-变湿的过程;夏季正好相反,经历了变干-变湿-变干的过程;秋季气候在70年代中期前变湿,70年代中期后变干。同时,三峡库区的降水量变化也存在区域差异:春季的东部地区(-4-2mm/10a)和秋季的西南部(-6.3-4mm/10a)、中部地区(-4-2mm/10a)减少最显著;而夏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虽然冬季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也有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486 / 49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基于GIS的中国气候分区及综合评价 [J].
郭志华 ;
刘祥梅 ;
肖文发 ;
王建力 ;
孟畅 .
资源科学, 2007, (06) :2-9
[2]   三峡库区复杂地形下的气温变化特征 [J].
张强 ;
万素琴 ;
毛以伟 ;
陈正洪 ;
廖要明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5, (04) :164-167
[3]   三峡地区气候特征 [J].
王梅华 ;
刘莉红 ;
张强 .
气象, 2005, (07) :68-72
[4]   长江三峡库区连阴雨的气候特征分析 [J].
邹旭恺 ;
张强 ;
叶殿秀 .
灾害学, 2005, (01) :85-90
[5]   气温数据栅格化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J].
廖顺宝 ;
李泽辉 .
气象科技, 2004, (05) :352-356
[6]   中国陆地生态信息空间化技术研究(Ⅰ)——气象/气候信息的空间化技术途径 [J].
于贵瑞 ;
何洪林 ;
刘新安 ;
牛栋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4) :537-544
[7]   重庆三峡库区农业气候变化的研究 [J].
刘海隆 ;
杨晓光 ;
王玲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3, (04) :144-147
[8]   1951~1990年中国极端气温变化分析 [J].
任福民 ;
翟盘茂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8, (02) :3-5
[9]   近39年中国的气温变化与城市化影响 [J].
赵宗慈 .
气象, 1991, (04) :14-17
[10]  
长江三峡库区(重庆段)沿江景观生态研究[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王祥荣,蒋勇等著,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