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港走廊通达性及其空间格局分析

被引:16
作者
李平 [1 ]
曹小曙 [2 ]
徐旭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3] 温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穗港走廊; 通达性; 空间格局; 最短时间距离; 加权平均出行时间; 交通工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113 [运输网];
学科分类号
08 ; 0823 ;
摘要
以通达性为切入点,以G IS工具为技术手段,用最短时间距离以及加权平均出行时间两种指标,其中后者以人口数为其加权因子,根据区域之间的道路通车情况,建立网络模型,对广州至香港之间的廊道状区域的陆路交通网络通达性现状及其空间格局进行计算分析。分析得出,穗港走廊内部的陆路网络通达性呈现出同心环状态分布的空间格局,并且其通达性水平以环心为最优,逐渐往外层递减。把两种指标的计算结果换算成通达性系数,进行对比,发现利用人口数作为加权因子之后,走廊南部在整个网络的通达性地位得到了提升,但同时走廊北部的通达性地位却受到了削弱。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易达规划:问题、理论、实践 [J].
王缉宪 .
城市规划, 2004, (07) :70-74
[2]   20世纪中国铁路网扩展及其空间通达性 [J].
金凤君 ;
王姣娥 .
地理学报, 2004, (02) :293-302
[3]   经济发达地区交通网络演化对通达性空间格局的影响——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 [J].
曹小曙 ;
阎小培 .
地理研究, 2003, (03) :305-312
[4]   珠江三角洲城际间运输联系的特征分析 [J].
曹小曙 ;
阎小培 .
人文地理, 2003, (01) :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