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运移研究现状及主要进展

被引:73
作者
金之钧
张发强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关键词
物理模拟; 数值模拟; 机理; 油气运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前,油气运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实验、机理认识和有机地球化学中油-源对比方面。之后,油气运移的研究呈多样化发展,主要包括:1)小尺度模型物理模拟-大尺度箱状模型-仿真模拟;2)油气运移流体动力学模拟-油气优势运移数值模拟;3)运移机理研究-系统论研究;4)油气运移流体示踪技术地球化学研究;5)网格模型-逾渗模型研究和应用;6)封存箱-幕式成藏理论与认识。未来油气运移学术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油气在输导层中运移的优势通道、逾渗模型在盆地尺度的发展和应用、断层启闭性评价方法、油气包裹体及自生矿物标志特征和采用动态、定量的动力学方法研究古流体运移问题的三场耦合。
引用
收藏
页码:263 / 27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带油气运移主输导通道 [J].
向才富 ;
夏斌 ;
解习农 ;
冯志强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2) :204-208+215
[2]   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J].
张有瑜 ;
罗修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2) :231-236
[3]   油气运聚动力学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J].
罗晓容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5) :337-346
[4]   石油二次运移的模式及其影响因素 [J].
张发强 ;
罗晓容 ;
苗盛 ;
王为民 ;
周波 ;
黄延章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01) :69-75
[5]   中国复合含油气系统的基本特征与勘探技术 [J].
赵文智 ;
何登发 ;
池英柳 ;
雷振宇 ;
瞿辉 .
石油学报, 2001, (01) :6-13+8
[6]   油气成藏的脉动式探讨 [J].
邱楠生 ;
金之钧 .
地学前缘, 2000, (04) :561-567
[7]   油气成藏动力学及其研究进展 [J].
郝芳 ;
邹华耀 ;
姜建群 .
地学前缘, 2000, (03) :11-21
[8]   利用原油含氮化合物研究油气运移 [J].
王铁冠 ;
李素梅 ;
张爱云 ;
朱雷 ;
李伯虎 ;
周永炳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83-86+129
[9]   有机包裹体在油气运移研究中的应用综述 [J].
陈建平 ;
查明 ;
周瑶琪 .
地质科技情报, 2000, (01) :61-64
[10]   三维油资源运移聚集的模拟和应用 [J].
袁益让 ;
赵卫东 ;
程爱杰 ;
韩玉笈 .
应用数学和力学, 1999, (09) :93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