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耦合系统理论分析MIT工程教育的三次教学改革

被引:13
作者
莫甲凤 [1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
[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院
关键词
MIT; 工程教育; 教学改革; 松散耦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2.0 [教学研究与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MIT自建校以来,其工程教育经历了三次重要的教学改革。每一次教学改革都对应着MIT一个特定的发展时期:技术学院时期、工程科学运动时期、回归工程实践时期,且每一时期都有着不同的改革理念和改革范式。考察MIT工程教育的历次教学改革要建立一种复杂性思维。在复杂性科学视域里,MIT工程教育的教学改革与美国宏观社会环境之间经历了从紧密耦合到松散耦合的演变。这种松散耦合是组织行动与外部环境的最佳连接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2]   高等工程教育如何回归工程实践——以省属工科类高校为例 [J].
王存文 ;
韩高军 ;
雷家彬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 (04) :34-39
[3]   复杂性思维与多学科研究:功能耦合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 [J].
唐德海 ;
李枭鹰 .
高等教育研究, 2011, (04) :59-63
[4]   麻省理工学院的发展历程、教育理念及其启示 [J].
别敦荣 ;
李晓婷 .
高等理科教育, 2011, (02) :52-60
[5]   论工程教育国际化 [J].
查建中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 (05) :8-14
[6]   基于大工程观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分析——麻省理工学院与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的比较研究 [J].
赵婷婷 ;
买楠楠 .
高等教育研究, 2004, (06) :94-101
[7]   美国著名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概况 [J].
刘少雪 .
比较教育研究, 2004, (04) :6-10
[8]  
回归工程实践: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崔军.南京大学.2011, 07
[9]  
麻省理工学院如何追求卓越.[M].(美) 维斯特 (Vest;C.M.) ;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10]  
重新认识工程教育.[M].(美) 克劳雷 (Crawley;E.) 等; 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