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褐指藻不同藻株脂肪酸组成的研究

被引:11
作者
陆开宏
林霞
钱云霞
机构
[1] 宁波大学海洋与水产系!浙江宁波
关键词
三角褐指藻; 藻株; 淡化培养; 脂肪酸组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9.2 [藻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96~ 1998年对上海、浙江和厦门的三角褐指藻进行分离克隆 ,比较了其中 5个藻株在相同培养条件下的脂肪酸组成及培养液淡化对其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5个藻株的脂肪酸组成特征基本一致 ,均具有高比例的肉豆蔻酸 (14∶0 )、棕榈酸 (16∶0 )、棕榈油酸 (16∶1)、十六碳二烯酸 (16∶2 )和EPA(2 0∶5) ,只有低含量的DHA(2 2∶6 )、花生烯酸 (2 0∶1)和 18碳脂肪酸 ,但不同藻株的脂肪酸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 ,EPA含量最高的为XS0 3株 ,细胞干重中的含量为 39.0 2mg/g ,占脂肪酸总量的 2 8.0 0 % ;而EPA含量最低的为XS0 4株 ,细胞干重含量及占脂肪酸总量的比例分别为 2 3.4 2mg/g和 19.13%。培养液淡化对三角褐指藻脂肪酸组成明显影响 ,但对不同藻株的作用结果不同。淡化后 ,DHA和山嵛酸 (2 2∶0 )的含量在所有藻株中均有明显下降 ,而 14∶0、16∶0、16∶1、16∶2、18∶0、2 0∶5和脂肪酸总量在SS0 2和ZS0 6株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ZS0 8、XS0 3和XS0 4株中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海洋微藻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 [J].
李荷芳 ;
周汉秋 .
海洋与湖沼, 1999, (01) :34-40
[2]   藻类中EPA、DHA的含量及其在水产养殖等领域中的应用 [J].
陆开宏,孙世春 .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8, (02) :90-99
[3]   利用海洋微藻培养生产ω-3多不饱和脂肪酸附视频 [J].
姜悦 ;
陈峰 ;
梁世中 .
海洋科学, 1997, (06) :18-20
[4]   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廿碳五烯酸和廿二碳六烯酸 [J].
徐天宇 .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5, (01) :56-65
[5]   温度对一些浮游植物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J].
杨庆霄 .
海洋与湖沼, 1988, (05) :439-446
[6]  
Effect of salinity on the lipid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the halophyte Navicula sp.: potential in mariculture[J] . Redha H. Al-Hasan,Ali M. Ali,Hana H. Ka’wash,Samir S. Radwan.Journal of Applied Phycology . 1990 (3)
[7]   CULTURE CONDITIONS AFFECT EICOSAPENTAENOIC ACID CONTENT OF CHLORELLA-MINUTISSIMA [J].
SETO, A ;
WANG, HL ;
HESSELTINE, CW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IL CHEMISTS SOCIETY, 1984, 61 (05) :892-894
[8]   BIOSYNTHESIS OF UNSATURATED FATTY-ACIDS IN THE DIATOM PHAEODACTYLUM-TRICORNUTUM [J].
MORENO, VJ ;
DEMORENO, JEA ;
BRENNER, RR .
LIPIDS, 1979, 14 (01) :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