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救助制度的价值与意义

被引:3
作者
李克杰
机构
[1] 山东政法学院
关键词
公民救助; 基本要素; 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公民救助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法律概念。它与见义勇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无因管理、志愿服务等现有法律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有明显的差别。厘定公民救助的内涵,明确其基本构成要素,准确理解和把握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有助于统一认识,形成共识,为进一步健全完善公民救助法律保护提供理论支撑和思想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10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美德的暴政与权利的美德 [J].
谢晖 .
东方法学, 2012, (01) :104-107
[2]   红十字救护法律责任的豁免与限制——基于“好萨玛利亚人法”的分析 [J].
余少祥 ;
朱国政 .
环球法律评论, 2011, 33 (03) :124-131
[3]   德国专业化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经验及其借鉴 [J].
昌业云 .
中国应急管理, 2010, (08) :48-52
[4]   论社会救助立法的伦理基础 [J].
杨思斌 ;
田文利 .
河北法学, 2010, 28 (07) :47-54
[5]   好意施惠行为性质的法律初探 [J].
杨波 .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03) :78-80
[6]  
对公民救助行为提供法律保护[N]. 张立勇.人民法院报. 2012 (005)
[7]  
刑法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阮齐林, 2008
[8]  
现代汉语词典[M]. 商务印书馆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2005
[9]  
小伙下水救人溺亡获救者离去,当地称非见义勇为 .2 王兰芳. 兰州晨报 . 2012
[10]  
《深圳经济特区助人行为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 .2 深圳特区报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