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研究中人格取向的沿革与走向探析

被引:1
作者
尹小琳
陈旭
机构
[1]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应对; 人格取向; 沿革; 走向;
D O I
10.15991/j.cnki.411028.2006.04.029
中图分类号
B848 [个性心理学(人格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应对研究之初以人格取向为主,此时人格被看做是影响应对的决定性因素;情境理论、认知—现象学—相互作用理论等的相继突起,改变了旧有的应对研究的模式,从研究范围、研究思路等方面对人格研究取向提出了挑战,促使其寻找新的出路。当前,应对研究中人格取向的研究,如A型人格、大五人格、自尊、乐观/悲观、自我效能感、心理控制感等方面的研究存在有不足之处。针对当前研究的不足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即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应更多地使用纵向研究设计和跨情境研究设计;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重视应对与人格的相互作用过程;进行跨文化研究;加强应对的干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4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二者的关系 [J].
李育辉 ;
张建新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 (10) :711-713
[2]   国外应对研究的不同理论视角 [J].
张怡玲 ;
甘怡群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4, (03) :321-323
[3]   应对方式、人格特征与应激水平的关系 [J].
马煊 ;
陈龙 ;
裴华 ;
张凤阁 ;
张本 ;
马文有 ;
不详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04, (01) :48-49+55
[4]   人格特征与职工应激评价的相关性研究 [J].
李晧 ;
陈龙 ;
裴华 ;
张凤阁 ;
张本 ;
马文有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3, (04) :270-272
[5]   煤矿矿工的人格、应激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J].
眭衍波 ;
陈龙 ;
裴华 ;
张凤阁 ;
张本 ;
马文有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3, (04) :273-275
[6]   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J].
陈红 ;
黄希庭 ;
郭成 .
心理科学, 2002, (05) :520-522+637
[7]   车祸应激患者血清NO、SOD测定及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J].
刘光雄 ;
杨来启 ;
许向东 ;
王晓峰 ;
张宏斌 ;
张彦 ;
马文涛 ;
吴兴曲 ;
王蓉蓉 ;
不详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02, (03) :218-219
[8]   中学生面临学习应激的应对方式及其与控制点、自尊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J].
王桂平 ;
陈会昌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1, (06) :431-434
[9]   中学生压力生活事件、人格特点对压力应对的影响 [J].
李文道 ;
钮丽丽 ;
邹泓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0, (04) :8-13
[10]   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 Ⅰ.应付的概念模式与效果估价 [J].
梁宝勇 ;
郭良才 ;
郭倩玉 ;
刘畅 ;
杜桂芝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1999, (03) :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