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熵值法的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评价研究

被引:6
作者
曹辉
机构
[1] 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熵值法; 生态经济系统; 指标体系;
D O I
10.13965/j.cnki.gzmzyj10026959.2014.05.038
中图分类号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运用熵值灰色关联模型对少数民族地区2003年以来的生态经济发展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并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剖析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状况从总体上均呈现出"省会城市最佳,同时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向周围梯次辐射"的空间格局。最后,以此为基础提出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的标准研究——以水资源为例附视频 [J].
肖强 ;
李勇志 .
贵州民族研究, 2013, (01) :23-26
[2]   旅游发展、生态生产力与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附视频 [J].
李志勇 ;
于萌 .
贵州民族研究, 2013, (01) :103-106
[3]   福建省县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格局与动态变化研究 [J].
曾春水 ;
钟全林 ;
蔺雪芹 ;
程栋梁 ;
柳坤 ;
郑巧芳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1, 27 (04) :74-78
[4]  
Eco-service value evaluation based on eco-economic functional in a typical basin of northwest arid area .2 Yuan Bai.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