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含水油藏复杂韵律层重组模式研究

被引:17
作者
耿站立 [1 ]
姜汉桥 [1 ]
孙梦茹 [2 ]
李春英 [2 ]
周崇科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心
[2]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胜利采油厂
[3] 奥伯特石油技术公司
关键词
高含水后期; 非均质; 模糊评判; 最优分割; 层系组合; 胜利油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确定了复杂韵律层的8个评价指标,分别为渗透率、渗透率变异系数、存储能力、流动能力、剩余油可采储量丰度、油相流度、水相流度、弱水淹系数;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层次结构及其权重,利用模糊评判的方法确定了各井区的综合指数;通过建立典型模型,运用数值模拟预测法和最优分割法,制定了复杂韵律层重组的技术政策界限。通过对胜利油田坨七断块顶部油藏复杂韵律层重组的数值模拟研究,预测韵律层重组和在重组基础上适当加密井网2个方案5年后采出程度分别增加0.44%和1.42%,含水率同比分别下降0.54%和0.44%。说明提出的复杂韵律层重组模式能有效改善特高含水砂岩油藏水驱开发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6+3+2 +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孤岛油田河道砂储集层油藏动态模型及剩余油研究 [J].
束青林 ;
张本华 ;
徐守余 .
石油学报, 2005, (03) :64-67+73
[2]   注水油田高含水后期开发技术方针的调整 [J].
胡永乐 ;
王燕灵 ;
杨思玉 ;
贾文瑞 .
石油学报, 2004, (05) :65-69
[3]   储层流动单元模式及剩余油分布规律 [J].
李阳 .
石油学报, 2003, (03) :52-55
[4]   层状断块油藏特高含水期细分开发技术 [J].
张煜 ;
王国壮 ;
张进平 ;
周杰 ;
侯鹏 .
石油学报, 2002, (01) :56-60+3
[5]   大庆油田剩余油的影响因素及分布 [J].
魏纪德 ;
杜庆龙 ;
林春明 ;
张同意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1) :57-59
[6]   深度开发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问题的探讨 [J].
韩大匡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5) :47-55+98
[7]  
高含水期油田开发技术和方法.[M].宋万超著;.地质出版社.2003,
[8]  
层次分析法.[M].赵焕臣编著;.科学出版社.1986,
[9]  
多元统计分析引论.[M].张尧庭;方开泰著;.科学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