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榴辉岩相蛇绿混杂岩的岩石学证据及退变质P-T轨迹

被引:11
作者
李曙光
孙卫东
葛宁洁
王楠
刘德良
陈移之
张志敏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2] 山东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 合肥
[3] 合肥
[4] 胶州市
关键词
蛇绿混杂岩; 榴辉岩相; 碰撞造山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青岛榴辉岩相蛇绿混杂岩发育在胶南隆起北缘地缝合线附近,构造侵位于胶南群云母斜长片麻岩中。它主要由斜方辉橄岩、玄武质和玄武安山质火山岩及少量杂砂岩和硅质岩组成。它与一般仰冲蛇绿岩的主要区别是:玄武质和玄武安山质岩石普遍遭受了榴辉岩相变质作用并发生强烈的糜棱岩化和退变质作用。强烈的退变质作用使大部分榴辉岩变为含石榴石石英斜长角闪岩,但仍保留有少量榴辉岩透镜体。它们可能是俯冲陆壳前缘岛弧地壳或岛弧型蛇绿岩残片的推覆体。它的退变质P-T轨迹表明,在其上升过程中热传导速率较高,这可能与该岩石强烈糜棱岩化和含水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51 / 36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榴辉岩的成分分类 [J].
葛宁洁 ;
彭中华 ;
李曙光 .
岩石学报, 1992, (01) :87-89
[2]   青岛榴辉岩相蛇绿混杂岩——俯冲“洋壳”推覆体的发现及其意义 [J].
李曙光 ;
刘德良 ;
葛宁洁 ;
陈移之 ;
张志敏 ;
韩宗珠 ;
赵广涛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1, (15) :1161-1164
[3]   一个距今10亿年侵位的阿尔卑斯型橄榄岩体:北秦岭晚元古代板块构造体制的证据 [J].
李曙光 ;
陈移之 ;
张国伟 ;
张宗清 .
地质论评, 1991, (03) :235-242
[4]   青岛C类榴辉岩的发现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韩宗珠 ;
赵广涛 ;
盛兴土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讯, 1990, (03) :182-183
[5]   江苏响水至内蒙满都拉地学断面南北两段的地质观察 [J].
马杏垣 .
地球科学, 1989, (01) :1-7
[6]   辉石命名法 [J].
N.Morimoto ;
黄婉康 .
矿物学报, 1988, (04) :289-305
[7]   由电子探针分析值计算Fe3+和Fe2+ [J].
郑巧荣 .
矿物学报, 1983, (01) :55-62
[8]  
High-pressure relics in meta-sediments intercalated with the Weissenstein eclogite, Münchberg gneiss complex, Bavaria[J] . Reiner Klemd,Siegfried Matthes,Martin Okrusch.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91 (3)
[9]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effect of Ca upon garnet-clinopyroxene Fe-Mg exchange equilibria[J] . D. J. Ellis,D. H. Green.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7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