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地质与矿产研究进展

被引:129
作者
周涛发
范裕
袁峰
钟国雄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研究进展; 论文专著统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2 [成矿区、成矿预测及成矿规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重要成矿带之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自20世纪20年代至今,国内外学者在该地区开展了广泛深入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发表了大量科学研究论文和50余部专著。据统计,1959年~2012年间在公开发行的中文地质学期刊中,有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学术论文共888篇;1990年~2012年间公开发表的SCI检索论文中该区有185篇。这些论文中涉及矿床学方面的研究最多,约占论文总数的一半。成矿带内,铜陵矿集区研究程度最高,发表的相关论文数量也最多。有关成矿带的论文发表数量总体趋势逐年增加,在20世纪90年代初和2010~2012年出现两个研究高峰,反映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近年来仍然是我国地质学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近年来,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地质找矿和科学研究均取得了重要进展,地质与矿产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中生代构造转换与成岩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2)岩浆作用与深部过程;(3)成矿系统及其演化;(4)成矿潜力。本专辑收录的26篇论文基本反映了当前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及邻区的最新研究进展,所报道的大量地质学新观察、矿床学和岩石学研究、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同位素年代学特别是高精度锆石U-Pb年龄等对深入进一步探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于推动成矿带基础理论研究和指导找矿勘探均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051 / 306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62 条
[1]  
铜陵矿集区矿床学实践教程.[M].周涛发; 编著.地质出版社.2009,
[2]  
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M].毛景文等; 著.地质出版社.2006,
[3]  
安徽月山矿田成岩成矿作用.[M].周涛发;岳书仓;袁峰著;.地质出版社.2005,
[4]  
中国超大型矿床.[M].赵振华;涂光炽等著;.科学出版社.2003,
[5]  
长江中下游典型火山岩区水-岩相互作用.[M].张荣华等著;.中国大地出版社.2002,
[6]  
中国超大型矿床.[M].涂光炽等著;.科学出版社.2000,
[7]  
中国主要成矿区带矿产资源远景评价.[M].陈毓川主编;.地质出版社.1999,
[8]  
长江中下游铜金矿床矿田构造.[M].翟裕生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9]  
中国特大型矿床成矿偏在性与异常成矿构造聚敛场.[M].裴荣富等著;.地质出版社.1998,
[10]  
安徽沿江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床地质.[M].唐永成等著;.地质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