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地质与矿产研究进展

被引:129
作者
周涛发
范裕
袁峰
钟国雄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研究进展; 论文专著统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2 [成矿区、成矿预测及成矿规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重要成矿带之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自20世纪20年代至今,国内外学者在该地区开展了广泛深入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发表了大量科学研究论文和50余部专著。据统计,1959年~2012年间在公开发行的中文地质学期刊中,有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学术论文共888篇;1990年~2012年间公开发表的SCI检索论文中该区有185篇。这些论文中涉及矿床学方面的研究最多,约占论文总数的一半。成矿带内,铜陵矿集区研究程度最高,发表的相关论文数量也最多。有关成矿带的论文发表数量总体趋势逐年增加,在20世纪90年代初和2010~2012年出现两个研究高峰,反映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近年来仍然是我国地质学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近年来,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地质找矿和科学研究均取得了重要进展,地质与矿产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中生代构造转换与成岩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2)岩浆作用与深部过程;(3)成矿系统及其演化;(4)成矿潜力。本专辑收录的26篇论文基本反映了当前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及邻区的最新研究进展,所报道的大量地质学新观察、矿床学和岩石学研究、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同位素年代学特别是高精度锆石U-Pb年龄等对深入进一步探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于推动成矿带基础理论研究和指导找矿勘探均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051 / 306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62 条
[31]  
Petrogenetic–metallogenetic setting and temporal–spatial framework of the Yueshan district; Anhui Province; east-central China.[J].Lejun Zhang;Taofa Zhou;Feng Yuan;Yu Fan;DavidR. Cooke.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2011, 5-6
[32]  
Ridge subduction and porphyry copper-gold mineralization:An overview.[J]..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0, 04
[33]   宁芜盆地火山-次火山岩的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J].
侯可军 ;
袁顺达 .
岩石学报, 2010, 26 (03) :888-902
[34]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铜多金属矿床模型 [J].
毛景文 ;
邵拥军 ;
谢桂青 ;
张建东 ;
陈毓川 .
矿床地质, 2009, 28 (02) :109-119
[35]   华北克拉通东部早白垩世伸展盆地的发育过程及其对克拉通破坏的指示 [J].
朱光 ;
胡召齐 ;
陈印 ;
牛漫兰 ;
谢成龙 .
地质通报, 2008, (10) :1594-1604
[36]   庐枞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的起源、演化及形成背景 [J].
袁峰 ;
周涛发 ;
范裕 ;
陆三明 ;
钱存超 ;
张乐骏 ;
段超 ;
唐敏慧 .
岩石学报, 2008, 24 (08) :1691-1702
[37]   江西武山铜矿区花岗闪长斑岩的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组成及成因探讨 [J].
蒋少涌 ;
李亮 ;
朱碧 ;
丁昕 ;
姜耀辉 ;
顾连兴 ;
倪培 .
岩石学报, 2008, 24 (08) :1679-1690
[38]   安徽庐江—枞阳地区A型花岗岩的LA-ICP-MS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J].
范裕 ;
周涛发 ;
袁峰 ;
钱存超 ;
陆三明 ;
DAVID Cooke .
岩石学报, 2008, 24 (08) :1715-1724
[39]   鄂东南地区晚中生代侵入岩的地球化学和成因及对岩石圈减薄时限的制约 [J].
谢桂青 ;
李瑞玲 ;
蒋国豪 ;
赵财胜 ;
侯可军 .
岩石学报, 2008, 24 (08) :1703-1714
[40]   安徽铜陵冬瓜山铜(金)矿床成矿模式 [J].
陆建军 ;
郭维民 ;
陈卫锋 ;
蒋少涌 ;
李娟 ;
颜晓蓉 ;
徐兆文 .
岩石学报, 2008, 24 (08) :1857-1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