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源区地表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趋势预测

被引:28
作者
李林 [1 ,2 ]
戴升 [1 ,2 ]
申红艳 [1 ,2 ]
李红梅 [1 ,2 ]
肖建设 [2 ]
机构
[1] 青海省气候中心
[2] 青海省防灾减灾实验室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地表水资源; 气温加热场; 季风; 气候模式; 长江源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6 [环境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1961-2011年长江源区流域水文、气象观测数据和国家气候中心2009年11月发布的中国地区气候变化预估数据集(2.0版本),通过分析长江源区流量的演变规律和揭示气候归因,预测了未来流量可能的演变趋势。研究表明:近51年来长江源区地表水资源总体呈增加趋势,特别是2004年后增加趋势显著,并具有9a、22a的准周期;青藏高原加热场增强,高原季风进入强盛期,流域降水量显著增加,加之气候变化导致冰川融水增多,是引起长江源区地表水资源增加的主要气候归因;根据全球气候模式预测,在SRESA1B气候变化情景下,未来20年长江源区地表水资源仍有可能以增加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941 / 95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长江源区近32年径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朱延龙 ;
陈进 ;
陈广才 .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1, 28 (06) :1-4+9
[2]   长江源高寒区域降水和径流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J].
梁川 ;
侯小波 ;
潘妮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1, 9 (01) :53-59
[3]   三江源气候变化及其对径流的驱动分析 [J].
张士锋 ;
华东 ;
孟秀敬 ;
张永勇 .
地理学报, 2011, 66 (01) :13-24
[4]   黄河天然径流量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分析 [J].
李春晖 ;
郑小康 ;
杨志峰 ;
庞爱萍 ;
沈楠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01) :80-85
[5]   长江源区径流演变特征及其预测 [J].
俞烜 ;
申宿慧 ;
杨舒媛 ;
严登华 ;
周祖昊 .
水电能源科学, 2008, (03) :14-16
[6]   近40年来青藏高原典型高寒湿地系统的动态变化 [J].
王根绪 ;
李元寿 ;
王一博 ;
陈玲 .
地理学报, 2007, (05) :481-491
[7]   长江源区高寒生态与气候变化对河流径流过程的影响分析 [J].
王根绪 ;
李元寿 ;
王一博 ;
沈永平 .
冰川冻土, 2007, (02) :159-168
[8]   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与ENSO循环的关系 [J].
李栋梁 ;
何金海 ;
汤绪 ;
雷小途 ;
侯依玲 .
高原气象, 2007, (01) :39-46
[9]   近期青藏高原长江源区急剧升温的冰芯证据 [J].
康世昌 ;
张拥军 ;
秦大河 ;
任贾文 ;
张强弓 ;
Bjorn Grigholm ;
Paul Mayewski .
科学通报, 2007, (04) :457-462
[10]   长江源区1956-2000年径流量变化分析 [J].
曹建廷 ;
秦大河 ;
罗勇 ;
赵建世 .
水科学进展, 2007, (01) :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