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勒夫波的鲁甸Ms6.5地震震源复杂性分析

被引:40
作者
许力生
张旭
严川
李春来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鲁甸Ms6.5地震; 勒夫波; 视震源时间函数; 震源复杂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33 [];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2014年8月3日,云南省鲁甸县发生了Ms6.5地震,造成600余人死亡,震害之大出人预料.我们利用经验格林函数技术从国家地震台网记录的宽频带勒夫波提取了视震源时间函数,通过分析其方位依赖性获得了关于震源结构与能量辐射复杂性的认识,进而讨论了它们与震害之间的关系.对视震源时间函数的分析表明,能量释放的时间过程比较简短,83%的能量集中释放于前10 s,但这次地震发生于两个走向分别为60°和150°左右的相互交叉的断层,破裂开始于60°取向的断层,起初以双侧破裂为主,后来向60°方位的传播占优势,但很快触动了150°取向的断层,同样,起初以双侧破裂为主,后来向150°方位的传播占优势.由于两条断层同时参与了这次地震,近场能量辐射具有较强的方位复杂性,其中60°210°方位能量辐射较强.所以,能量释放时间过程之简短但交叉的震源结构和依赖于方位的能量辐射应该是造成如此震害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3006 / 301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一种地方与区域地震震源机制反演技术:广义极性振幅技术(一)——原理与数值实验 [J].
严川 ;
许力生 .
地球物理学报, 2014, 57 (08) :2555-2572
[2]   一种确定震源中心的方法:逆时成像技术(二)——基于人工地震的检验 [J].
许力生 ;
严川 ;
张旭 ;
李春来 .
地球物理学报, 2013, 56 (12) :4009-4027
[3]   一种确定震源中心的方法:逆时成像技术(一)——原理与数值实验 [J].
许力生 ;
杜海林 ;
严川 ;
李春来 .
地球物理学报, 2013, 56 (04) :1190-1206
[4]   “国家数字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技术系统建设及其对汶川大地震研究的数据支撑 [J].
郑秀芬 ;
欧阳飚 ;
张东宁 ;
姚志祥 ;
梁建宏 ;
郑洁 .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05) :1412-1417
[5]   提取视震源时间函数的PLD方法及其对2005年克什米尔Mw7.6地震的应用 [J].
张勇 ;
许力生 ;
陈运泰 .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03) :672-680
[6]   川滇地区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研究 [J].
王椿镛 ;
W.D.Mooney ;
王溪莉 ;
吴建平 ;
楼海 ;
王飞 .
地震学报, 2002, (01)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