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0 条
2009年11月10-12日河南北部暴雪天气诊断分析
被引:25
作者:

靳冰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鹤壁市气象局

孙仲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鹤壁市气象局

王辛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鹤壁市气象局

芦阿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鹤壁市气象局

邢用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鹤壁市气象局

孙日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鹤壁市气象局
机构:
[1] 鹤壁市气象局
来源:
关键词:
暴雪;
散度;
涡度平流;
温度平流;
D O I:
10.16765/j.cnki.1673-7148.2010.02.005
中图分类号:
P458.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FY2C卫星产品,对2009年11月10-12日河南北部地区暴雪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图上在中高纬地区形成稳定的"两槽一脊"环流形势,出现"南槽北脊"结构,低空急流显著发展,850 hPa盛行偏东气流,地面图上河套倒槽与回流形势同时发展,触发了这次暴雪天气;深厚的湿层和持续的水汽辐合为暴雪产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是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的重要启动机制,中低空正涡度平流中心和温度冷平流中心先于暴雪出现,对暴雪天气预报有指示作用;低层冷空气较强,高层暖湿空气较强,这种"冷垫"与"暖盖"稳定形势是这次连续性区域暴雪产生的重要热力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一次冬季持续性低温多雪天气成因分析
[J].
邢用书
;
赵斐苗
;
李红卫
;
陈静
;
陈海明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9, 32(S1) (S1)
:56-59

邢用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鹤壁市气象局 鹤壁市气象局

赵斐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气象培训中心 鹤壁市气象局

李红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郑州市气象局 鹤壁市气象局

陈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气候中心 鹤壁市气象局

陈海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鹤壁市气象局 鹤壁市气象局
[2]
2008年雪灾过程高原上游关键区水汽输送机制及其前兆性“强信号”特征
[J].
施晓晖
;
徐祥德
;
程兴宏
.
气象学报,
2009, 67 (03)
:478-487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程兴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3]
2008年河南持续低温、冻雨和暴雪成因
[J].
吴蓁
;
赵培娟
;
苏爱芳
;
王蕊
;
范学峰
;
徐文明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9, 32 (01)
:9-15

吴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气象台

赵培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气象台

苏爱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气象台

王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气象台

范学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气象台

徐文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气象台
[4]
湿位涡诊断在青藏高原东北侧暴雪预报中的应用个例
[J].
艾丽华
;
井喜
;
王淑云
;
胡春娟
;
李栋梁
.
气象科学,
2008, 28(S1) (S1)
:92-96

艾丽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榆林市气象局 陕西省榆林市气象局

井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榆林市气象局 陕西省榆林市气象局

王淑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沧州市气象台 陕西省榆林市气象局

胡春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气象台 陕西省榆林市气象局

李栋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陕西省榆林市气象局
[5]
沈阳“06.2”暴雪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J].
路爽
;
李丹
.
气象科学,
2007, 27(S1) (S1)
:89-94

路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市气象局 沈阳市气象局

李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海城市气象局 沈阳市气象局
[7]
2005年10月西藏高原特大暴雪成因分析
[J].
康志明
;
罗金秀
;
郭文华
;
杨克明
.
气象,
2007, (08)
:60-67

康志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国家气象中心

罗金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藏自治区气象台 国家气象中心

郭文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国家气象中心

杨克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国家气象中心
[8]
大到暴雪天气模型及数值产品释用预报方法
[J].
常军
;
李祯
;
布亚林
;
李素萍
;
刘莎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7, (03)
:54-56

常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气候中心 河南省气候中心

李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气象台 河南省气候中心

布亚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专业气象台 河南省气候中心

李素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专业气象台 河南省气候中心

刘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气候中心 河南省气候中心
[9]
“04.12”华北大到暴雪过程切变线的动力诊断
[J].
赵桂香
;
程麟生
;
李新生
.
高原气象 ,
2007, (03)
:615-623

赵桂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程麟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气象台 不详

李新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10]
干空气侵入对河南省2006年1月18-19日暴雪形成的作用
[J].
张广周
;
沈桐立
;
李戈
;
雷哲
;
朱丽娜
;
白家惠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7, (02)
:43-47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平顶山市气象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雷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平顶山市气象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朱丽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平顶山市气象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白家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平顶山市气象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