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直流线路冻土地基监测研究

被引:16
作者
俞祁浩 [1 ]
温智 [1 ]
丁燕生 [2 ]
王国尚 [3 ]
李国玉 [1 ]
张建明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国家电网公司建设部
[3] 甘肃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关键词
青藏直流线路工程; 冻土基础; 监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14 [冻土学];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是继青藏公路、青藏铁路等之后,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建设的另一种新结构的冻土工程.系统地分析了青藏直流线冻土工程与其它工程的差异,并就该工程冻土基础温度、水分、应力和应变监测系统的建立和观测要素,以及初步观测结果等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对2011年全年观测数据分析发现,整个监测系统可以准确、及时反映输电线路冻土基础的不同性状和特征,可以反映影响塔基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及其变化趋势.初步观测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段,监测塔式基础底部总体处于冻结状态、塔基基本稳定,但个别监测塔基地温增温幅度、上限融化深度较大,沉降变形呈现增加趋势.鉴于工程完工和荷载作用的时效性,塔基稳定性应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之中.为正确评价塔基稳定性,需要对塔基回填土的冻融、水热变化和塔基变形等重要过程进行长期监测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165 / 117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青海高原中、东部多年冻土及寒区环境退化 [J].
罗栋梁 ;
金会军 ;
林琳 ;
何瑞霞 ;
杨思忠 ;
常晓丽 .
冰川冻土, 2012, (03) :538-546
[2]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路基稳定性及防治措施研究 [J].
李勇 ;
韩龙武 ;
许国琪 .
冰川冻土, 2011, 33 (04) :880-883
[3]  
气候变化条件下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概率预报(Ⅰ):活动层厚度与地温[J]. 杨成松,程国栋.冰川冻土. 2011(03)
[4]   青藏铁路路基下部土体水热过程变化的监测研究 [J].
李明永 ;
吴青柏 ;
刘永智 .
冰川冻土, 2011, 33 (03) :546-550
[5]   局地因素对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区地温影响分析 [J].
庞强强 ;
赵林 ;
李述训 .
冰川冻土, 2011, 33 (02) :349-356
[6]   青藏高原河源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J].
郝振纯 ;
江微娟 ;
鞠琴 ;
李丽 ;
王加虎 ;
鲁承阳 ;
畅俊杰 .
冰川冻土, 2010, (06) :1130-1135
[7]   高温冻土三轴强度分布及损伤统计本构模型 [J].
李清泽 ;
赖远明 ;
徐湘田 ;
杨玉贵 ;
常小晓 .
冰川冻土, 2010, 32 (06) :1234-1241
[8]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桥梁桩基础地震响应的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 [J].
吴志坚 ;
车爱兰 ;
陈拓 ;
王平 .
岩土力学, 2010, 31 (11) :3516-3524
[9]   热融湖塘对多年冻土的热影响 [J].
崔巍 ;
吴青柏 ;
刘永智 .
冰川冻土, 2010, 32 (04) :755-760
[10]   U型块石路基结构对多年冻土的降温作用 [J].
吴青柏 ;
崔巍 ;
刘永智 .
冰川冻土, 2010, 32 (03) :532-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