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基于虚拟水理论的功能农业示范区玉米种植水足迹研究——以山西太谷为例
被引:1
作者:
张鑫
[1
]
李磊
[2
]
于斐
[3
]
王春玲
[1
]
机构:
[1] 山西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
[2] 山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3] 齐鲁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玉米水足迹;
绿水;
蓝水;
灰水;
水足迹效率;
水资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的CLIMWAT和CROP数据库中有关山西太谷的相关气候数据以及《山西省统计年鉴》,借助CROPWAT 8.0模型、运用虚拟水理论对2000—2015年山西太谷玉米种植水足迹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太谷县玉米生长过程水足迹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水足迹的平均值为1.04×109 m3/a,最大值出现在2015年,为1.48×10~ m3/a,最小值出现在2003年,为0.55×10~ m3/a;玉米水足迹构成中以蓝水足迹为主,占总水足迹的59.54%,绿水足迹占总水足迹的25.68%,灰水足迹占总水足迹的14.78%,三者皆呈波动上升的趋势;玉米水足迹效率总体上呈现出上升—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其最小值为2004年的0.41元/m3,最大值为2014年的1.20元/m3,2014年约为2004年的3倍。表明太谷县玉米水足迹效率在明显提高,意味着玉米对太谷县农业总产值作出的贡献有所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349 / 1353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