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水理论的功能农业示范区玉米种植水足迹研究——以山西太谷为例

被引:1
作者
张鑫 [1 ]
李磊 [2 ]
于斐 [3 ]
王春玲 [1 ]
机构
[1] 山西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
[2] 山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3] 齐鲁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玉米水足迹; 绿水; 蓝水; 灰水; 水足迹效率; 水资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的CLIMWAT和CROP数据库中有关山西太谷的相关气候数据以及《山西省统计年鉴》,借助CROPWAT 8.0模型、运用虚拟水理论对2000—2015年山西太谷玉米种植水足迹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太谷县玉米生长过程水足迹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水足迹的平均值为1.04×109 m3/a,最大值出现在2015年,为1.48×10~ m3/a,最小值出现在2003年,为0.55×10~ m3/a;玉米水足迹构成中以蓝水足迹为主,占总水足迹的59.54%,绿水足迹占总水足迹的25.68%,灰水足迹占总水足迹的14.78%,三者皆呈波动上升的趋势;玉米水足迹效率总体上呈现出上升—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其最小值为2004年的0.41元/m3,最大值为2014年的1.20元/m3,2014年约为2004年的3倍。表明太谷县玉米水足迹效率在明显提高,意味着玉米对太谷县农业总产值作出的贡献有所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349 / 13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京津冀地区主要农作物生产水足迹研究 [J].
王勤勤 ;
刘俊国 ;
赵丹丹 .
水资源保护, 2018, 34 (02) :22-27+33
[2]   基于水足迹的中国农业用水效果评价 [J].
操信春 ;
任杰 ;
吴梦洋 ;
郭相平 ;
王卫光 .
农业工程学报, 2018, 34 (05) :1-8
[3]   甘肃省马铃薯种植水足迹及效率评价—基于GM(1,1)模型的实证预测研究 [J].
蔡建辉 ;
颜七笙 ;
王彦芳 .
农机化研究, 2018, 40 (03) :1-7
[4]   基于农作物水足迹的济南市农业用水评价 [J].
杨裕恒 ;
曹升乐 ;
付雅君 ;
李晶莹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7, 28 (03) :228-233
[5]   我们的未来农业——功能农业 [J].
赵其国 ;
尹雪斌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07) :457-468+486+452+533
[6]   1998-2012年中国省际灰水足迹效率测度与驱动模式分析 [J].
韩琴 ;
孙才志 ;
邹玮 .
资源科学, 2016, 38 (06) :1179-1191
[7]   基于作物生产水足迹的陕西省水资源压力评价 [J].
史利洁 ;
吴普特 ;
王玉宝 ;
孙世坤 ;
刘静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 (05) :650-658
[8]   基于水足迹的生态畜禽养殖基地生产用水分析 [J].
徐丽丽 ;
刘先国 ;
刘丹青 ;
师懿 .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4, 21 (06) :18-22
[9]   北京市灰水足迹评价 [J].
曾昭 ;
刘俊国 .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 (07) :1169-1178
[10]   武威绿洲农业水足迹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J].
李泽红 ;
董锁成 ;
李宇 ;
李雪 .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 (03) :410-416